“三山鶴不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山鶴不籠”全詩
萬里云無侶,三山鶴不籠。
香和丹地暖,晚著彩衣風。
榮路期經濟,唯應在至公。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寄鄭仁規》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鄭仁規》是唐代司空圖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寫了司空圖向鄭仁規寄去問候和祝福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清潔的才子鄭小戎,成為貴族游玩的引領。
千里之內沒有可以相比的人,三山之間的仙鶴也缺少籠養。
香氣彌漫在丹地上,夜幕下彩云飄飛。
榮耀的道路希望通往經濟繁榮,但最重要的是要至公無私。
在這首詩詞中,司空圖贊美了鄭仁規的才華和地位,將他比喻為在貴族中引領眾人的人物。然后,他表達了對鄭仁規的羨慕之情,認為在整個國家范圍內,都找不到和他相媲美的人。他進一步比喻說,就像三山上的仙鶴自由自在地飛翔,也沒有人能夠將它們關在籠子里。接下來,司空圖描述了鄭仁規所在的地方充滿了芬芳的香氣,夜晚的彩云也如風般輕盈而美麗。最后,他以經濟繁榮作為一種榮耀的象征,但他認為至公無私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詩詞以清麗優美的詞句描繪了鄭仁規的才華和地位,在美麗的意象中表達了對他的羨慕和祝愿。詩詞通過形象的描寫和對經濟和公正的思考,凸顯了作者對真誠和公正的贊美和推崇。通過細膩的描繪和隱喻的運用,司空圖創作出了一首洋溢著仰慕和向往之情的詩詞。
“三山鶴不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èng rén guī
寄鄭仁規
qīng cái zhèng xiǎo róng, biāo dì guì yóu zhōng.
清才鄭小戎,標的貴游中。
wàn lǐ yún wú lǚ, sān shān hè bù lóng.
萬里云無侶,三山鶴不籠。
xiāng hé dān dì nuǎn, wǎn zhe cǎi yī fēng.
香和丹地暖,晚著彩衣風。
róng lù qī jīng jì, wéi yīng zài zhì gōng.
榮路期經濟,唯應在至公。
“三山鶴不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一董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