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瑩道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清瑩道心”全詩
只留鶴一只,此外是空林。
御禮征奇策,人心注盛時。
從來留振滯,只待濟臨危。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即事二首》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即事二首》的中文譯文如下:
茶爽添詩句,
茶清可悟道心。
只留一只孤鶴,
周圍是空曠的林子。
世間仍有人德高尚,
人心注滿了繁榮盛世的時光。
一直以來都保留著疾病悠揚的聲音,
只等待拯救到來時的危險。
這首詩通過描述茶的爽口和清香悟道的境界來描繪了一種寧靜和平和的景象。詩中提到的孤鶴和空曠的林子,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寂寞感。他似乎希望通過書寫詩句來填補心靈的空白。
在第二首詩中,詩人提到了人們在和平繁榮的時期注滿了心,但同時也保留了振滯和疾病之聲。這表達了他對社會現狀的關切和對未來的期待。他希望這種繁榮時代的人心能夠為即將到來的困難和危險做好準備,并能挺身而出拯救。
整體上,這首詩傳達了詩人對寧靜和平和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希望。詩人通過平凡的日常場景和精細的描寫,展現了他對人性的洞察和對社會的關心。
“天清瑩道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èr shǒu
即事二首
chá shuǎng tiān shī jù, tiān qīng yíng dào xīn.
茶爽添詩句,天清瑩道心。
zhǐ liú hè yì zhī, cǐ wài shì kōng lín.
只留鶴一只,此外是空林。
yù lǐ zhēng qí cè, rén xīn zhù shèng shí.
御禮征奇策,人心注盛時。
cóng lái liú zhèn zhì, zhǐ dài jì lín wēi.
從來留振滯,只待濟臨危。
“天清瑩道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