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冒霜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同是冒霜螢”全詩
歲闌悲物我,同是冒霜螢。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有感》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感》
燈影看須黑,
墻陰惜草青。
歲闌悲物我,
同是冒霜螢。
中文譯文:
燈光映照下,看起來須發黑暗,
墻角陰影里,草木也帶著憂郁的綠色。
歲末時刻,我悲傷物事之虛幻,
與蛍火一樣,在寒霜中艱辛短暫的生命。
詩意:
這首詩以昏暗的環境和寒冷的季節為背景,揭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悲傷與無奈。燈光下的黑暗和墻角的陰影暗示了人生的辛酸和無常,而草木的憂郁綠色則象征著生命的苦澀和無奈。歲末之時,詩人感嘆物事的虛幻和短暫,把自己與蛍火相比,表達了一種生命的脆弱和短暫的觸動。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苦難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燈影、墻陰、草青等細節的描繪,詩人在瞬間捕捉到了時光的流轉和時代的無情。全詩用典極少,只以冒霜螢來象征生命的短暫和脆弱,這一形象的出現更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感慨。
詩人司空圖善于以簡潔的語言塑造情境,并以細膩的筆觸展示內心的懷念和寄托。這首詩如一幅小巧的畫卷,讓人感受到歲末時刻的凄涼和寂寥,同時也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深思。
“同是冒霜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gǎn
有感
dēng yǐng kàn xū hēi, qiáng yīn xī cǎo qīng.
燈影看須黑,墻陰惜草青。
suì lán bēi wù wǒ, tóng shì mào shuāng yíng.
歲闌悲物我,同是冒霜螢。
“同是冒霜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