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汶上約同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年汶上約同游”全詩
今日鳳凰池畔客,五千仞雪不回頭。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寄王十四舍人》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王十四舍人》是唐代司空圖所作的一首詩。司空圖是一位唐代官員和文學家,他寫了很多寄托情懷和詠史抒懷的詩歌。
這首詩通過寄托給王十四舍人的方式,描述了作者幾年來與他人結伴同游的經歷。詩人表示自己想要在蓮峰上建一座樓,用以離別眾人。然而,詩人如今卻在今天的鳳凰池畔作客,與過去的往事相繼。盡管詩人面臨著五千仞高的雪山,但他并沒有回頭。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可以是:
幾年來,我與王十四舍人在汶上約會,
當時我打算在蓮峰上建一座樓。
然而今日,我卻身處鳳凰池的岸邊,
面對著五千仞高的雪山,我不回頭。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的思考和對于勇往直前的態度。詩人通過寄托給王十四舍人,表達了自己與友人相聚的美好時光,并且通過描述自己的建樓計劃,暗示了自己離別的決心。然而,現實卻是詩人沒有能夠實現當初的構想,而是置身于鳳凰池畔。盡管面臨著高山和艱難困境,詩人仍然堅定地選擇了向前,不回頭。
這首詩的賞析在于其對離別和積極向前的態度的表達。通過描述自己的初衷與現實的對比,詩人表達了一個堅韌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盡管面臨艱難和困境,詩人選擇了相信自己的選擇,并且不回頭。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是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幾年汶上約同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áng shí sì shè rén
寄王十四舍人
jǐ nián wèn shàng yuē tóng yóu, nǐ wèi lián fēng bié zhì lóu.
幾年汶上約同游,擬為蓮峰別置樓。
jīn rì fèng huáng chí pàn kè, wǔ qiān rèn xuě bù huí tóu.
今日鳳凰池畔客,五千仞雪不回頭。
“幾年汶上約同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