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池上遮殘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時池上遮殘日”全詩
有時池上遮殘日,承得霜林幾個蟬。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扇》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扇》是唐代司空圖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友情的珍重和思念之情。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珍重逢秋莫棄捐,
依依只仰故人憐。
有時池上遮殘日,
承得霜林幾個蟬。
詩意:
詩人借助扇子這一物象,表達了對友情的珍重和思念的情感。他告訴讀者,無論多么珍貴的東西都不可以輕易拋棄,同樣,無論多么深厚的友情也不可輕忽。詩人非常依戀和懷念故人,只期望得到故人的關懷和憐憫。有時候,扇子遮擋住了夕陽的余輝,象征著友情的悲傷和黯然。而在霜林中唱著幾個蟬的扇子,象征著友情的堅定和永恒。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扇子這一日常用品,抒發出詩人對友情的珍重和思念之情。他告訴人們,在友情面前,我們應該學會珍惜,不輕易放棄。他對故人的傾慕之情深深打動了詩人,他希望故人能夠給予關懷和憐憫。在扇子遮擋住夕陽、霜林中唱蟬的形象中,詩人傳達出對友情的悲傷和堅定的情感。這首詩詞表達了人們對于友情的渴望和追求,它將我們引入了一個溫馨而深情的情感空間,讓人們對友情產生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
“有時池上遮殘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
扇
zhēn chóng féng qiū mò qì juān, yī yī zhǐ yǎng gù rén lián.
珍重逢秋莫棄捐,依依只仰故人憐。
yǒu shí chí shàng zhē cán rì, chéng dé shuāng lín jǐ gè chán.
有時池上遮殘日,承得霜林幾個蟬。
“有時池上遮殘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