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蹇分巧難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知蹇分巧難拋”全詩
粗才自合無岐路,不破工夫漫解嘲。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寄薛起居》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薛起居
清晨,司空圖在新任命的官職上向圣朝致以賀詞,他也深知在有限的職位中,能夠展現才華是非常困難的。司空圖自認為才幼稚,不愿隨波逐流,他相信只有不斷努力,才能脫穎而出,避免成為庸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司空圖寄給薛起居的一首賀詩。薛是指薛統,起居是他的官職。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薛統新職位的賀喜,同時也暗示了自己對才華的追求與發展。
作者自謙才幼稚,認為自己的才能還很低微,沒有出色的表現。但他并不甘心向命運低頭,他相信只要堅持自己的努力與奮斗,最終能夠有所作為。這種不甘平庸的精神在唐代士人中很常見,也是司空圖人格魅力的體現。
同時,詩人通過對自身才情和追求的反思,間接抨擊了那些流于淺薄,不求進步的庸才。他認為只有不斷努力、破解庸才的思維,才能在官場和文壇上獲得成功和尊重。
總的來說,這首詩意境簡潔,表達了作者羞辱己未遂之志,勉勵自己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努力在故步自封的官場和文壇中取得突破,成為一位有真才實學的學士。
“亦知蹇分巧難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uē qǐ jū
寄薛起居
xiǎo yù xīn xián hè shèng cháo, yì zhī jiǎn fēn qiǎo nán pāo.
小域新銜賀圣朝,亦知蹇分巧難拋。
cū cái zì hé wú qí lù, bù pò gōng fū màn jiě cháo.
粗才自合無岐路,不破工夫漫解嘲。
“亦知蹇分巧難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三肴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