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不可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淡不可收”全詩
晴雪滿汀,隔溪漁舟。
可人如玉,步屟尋幽。
載行載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異,淡不可收。
如月之曙,如氣之秋。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詩品二十四則·清奇》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
晴雪滿汀,隔溪漁舟。
可人如玉,步屟尋幽。
載行載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異,淡不可收。
如月之曙,如氣之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幽宜人的自然景色,以及一個美麗的人物。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神秘古怪卻又不可抵擋的景象。
首兩句“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描繪了娟秀的松樹和水面上的漣漪,給人一種山水交融的感覺。接著,“晴雪滿汀,隔溪漁舟。”刻畫了晴天下雪后,汀上鋪滿了潔白的雪花,漁舟隔著溪水靜靜地停在遠處。這一幕景象增添了詩中的寧靜和美好。
接下來,詩人描寫了一個可人如玉的人物:“可人如玉,步屟尋幽。”這個人物可能是在船上,在這樣的山水環境中徜徉,尋找著幽靜的地方。詩人用“載行載止,空碧悠悠。”來形容這個人物漫步于水上,身影在碧空中若隱若現,給人一種飄渺感。
最后兩句“神出古異,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氣之秋。”描述了這個人物的神秘和淡定。詩人將其比喻為“月之曙”和“氣之秋”,表達出她的美麗、純潔和超凡的氣質。
整首詩以意境清逸脫俗為主題,以艷麗的山水景色和美麗的人物為內容,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物的表現,表達了一種優美和神秘的感覺。詩人運用細膩的筆觸和隱喻手法,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中的清奇之美。
“淡不可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pǐn èr shí sì zé qīng qí
詩品二十四則·清奇
juān juān qún sōng, xià yǒu yī liú.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
qíng xuě mǎn tīng, gé xī yú zhōu.
晴雪滿汀,隔溪漁舟。
kě rén rú yù, bù xiè xún yōu.
可人如玉,步屟尋幽。
zài xíng zài zhǐ, kōng bì yōu yōu.
載行載止,空碧悠悠。
shén chū gǔ yì, dàn bù kě shōu.
神出古異,淡不可收。
rú yuè zhī shǔ, rú qì zhī qiū.
如月之曙,如氣之秋。
“淡不可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