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將有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將有聞”全詩
緱山之鶴,華頂之云。
高人畫中,令色絪缊。
御風蓬葉,泛彼無垠。
如不可執,如將有聞。
識者已領,期之愈分。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詩品二十四則·飄逸》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飄逸
落落欲往,矯矯不群。
緱山之鶴,華頂之云。
高人畫中,令色絪缊。
御風蓬葉,泛彼無垠。
如不可執,如將有聞。
識者已領,期之愈分。
中文譯文:
飄逸
婀娜地向前去,高大而不凡。
像緱山上的鶴,像華頂上的云。
畫家描繪頂尖的人物,令姿色紛繁。
駕御風中的萍葉,漂泛在廣闊無邊的天空。
仿佛難以捉摸,又仿佛將有人聽聞。
了解者已經品味,懂得會更加深入。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飄逸高潔的形象,引發人們對高人才華的向往和敬慕之情。作者通過運用具象化的手法,將緱山上的鶴、華頂上的云等物象與頂尖的人物相比擬,展示了高人的風采和非凡之處。同時,通過描繪駕御風中的萍葉漂泛在無垠天空的景象,表達了高人的超越塵世、自由自在的氣質。整首詩洋溢著一種優雅、高貴和超然的美感。
賞析:
這首詩的意境優美,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示了高人的非凡之處。詩中所用的字眼如“落落欲往”、“矯矯不群”、“令色絪缊”等,都凸顯了高潔的飄逸之感。同時,運用對比手法,將高人與緱山鶴、華頂云相呼應,象征著高人才情高出常人,獨立不群。最后兩句“如不可執,如將有聞”,則展示了高人的神秘感和難以捉摸之處,使讀者對于高人的形象更加向往和神往。整首詩意境清新,給人一種飄逸的感覺,讓人不由得聯想到高遠的境界和人間的瑰麗。
“如將有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pǐn èr shí sì zé piāo yì
詩品二十四則·飄逸
luò luò yù wǎng, jiǎo jiǎo bù qún.
落落欲往,矯矯不群。
gōu shān zhī hè, huá dǐng zhī yún.
緱山之鶴,華頂之云。
gāo rén huà zhōng, lìng sè yīn yūn.
高人畫中,令色絪缊。
yù fēng péng yè, fàn bǐ wú yín.
御風蓬葉,泛彼無垠。
rú bù kě zhí, rú jiāng yǒu wén.
如不可執,如將有聞。
shí zhě yǐ lǐng, qī zhī yù fēn.
識者已領,期之愈分。
“如將有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