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通異域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旁通異域船”全詩
半浸中華岸,旁通異域船。
島間應有國,波外恐無天。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分類:
作者簡介(周繇)
周繇(841年-912年),字為憲,池州(今屬安徽)人(唐才子傳作江南人,此從唐詩紀事)。晚唐詩人,“咸通十哲”之一。家貧,工吟詠,時號為“詩禪”。與段成式友善。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舉進士及第。調福昌縣尉,遷建德令。后辟襄陽徐商幕府,檢校御史中丞。著有詩集《唐才子傳》傳世。《全唐詩》收有繇詩一卷共22首。
《望海》周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海
蒼茫空泛日,四顧絕人煙。
半浸中華岸,旁通異域船。
島間應有國,波外恐無天。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詩詞的中文譯文:
望海
蒼茫的海面上漫延著陽光,四周沒有一絲人煙。
海面將華夏大地的岸邊一半淹沒,旁邊經過著外國的船只。
在島嶼之間應該有個地方,但在海浪之外可能沒有陸地。
我心里渴望著成為一位船上的過客,但愁苦使我無法立刻離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望著海邊茫茫的海面心境的思緒。詩中描繪了遼闊的海洋,海邊一片寂靜無人,唯有海上航行的外國船只經過。詩中描述了大海將岸邊一半淹沒的景象,暗示著海洋的浩渺無邊。詩中還描繪了作者對島嶼之間應該有其他國家的想象,但對海外的情況卻一無所知。最后,詩人渴望成為一位船上的過客,但卻因為內心的愁苦而無法立刻離去。
整首詩以寫景的手法描繪了海洋的廣闊和孤寂,表達了作者內心對外界世界的向往和不安。詩中運用了以景寫情的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同時也表達了對未知事物的渴望和無奈。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曠達的胸懷和對未來的追尋,深蘊含著一種孤獨和無奈的情感。
“旁通異域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hǎi
望海
cāng máng kōng fàn rì, sì gù jué rén yān.
蒼茫空泛日,四顧絕人煙。
bàn jìn zhōng huá àn, páng tōng yì yù chuán.
半浸中華岸,旁通異域船。
dǎo jiān yīng yǒu guó, bō wài kǒng wú tiān.
島間應有國,波外恐無天。
yù zuò chéng chá kè, fān chóu qù gé nián.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旁通異域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