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隨風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片片隨風去”全詩
裝束趙飛燕,教來掌上舞。
舞罷飛燕死,片片隨風去。
分類:
作者簡介(聶夷中)
聶夷中,字坦之,河東人,一說為河南人。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華陰尉。到任時,除琴書外,身無余物。其詩語言樸實,辭淺意哀。不少詩作對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田家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詠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發鄴北經古城》、《雜怨》等,其中以《詠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傳最廣(《田家二首》(其二)后人多認定為李紳的作品,故不提)。
《大垂手》聶夷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垂手》
金刀剪輕云,
盤用黃金縷。
裝束趙飛燕,
教來掌上舞。
舞罷飛燕死,
片片隨風去。
譯文:
用金刀剪裁輕盈的云彩,
盤纏黃金線。
跳扮成趙飛燕的模樣,
教她在掌心舞動。
舞蹈完成后,趙飛燕死去,
她的身影隨風飄散。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舞蹈表演的畫面,以及舞者隨風而去的情景。詩中的趙飛燕是唐代舞蹈家,以美麗的曲線和婀娜的身姿而聞名。
詩中金刀剪輕云的形象是在形容舞者的優雅和輕盈,而黃金縷則象征著舞者的華麗服飾。舞者裝扮成趙飛燕,一種膾炙人口的傳統舞蹈形象,為觀眾帶來了美的享受。
然而,舞蹈結束后,趙飛燕死去,她的身影隨風而去,給人以一種轉瞬即逝的感覺。這種寓意之深層次的描述,使整首詩透露著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讓讀者感受到美的迅速逝去的現實。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舞蹈表演的畫面和舞者的命運,表達了對于美麗的追求與無常的反思,呈現出唐代聶夷中獨特的詩意與情感。
“片片隨風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chuí shǒu
大垂手
jīn dāo jiǎn qīng yún, pán yòng huáng jīn lǚ.
金刀剪輕云,盤用黃金縷。
zhuāng shù zhào fēi yàn, jiào lái zhǎng shàng wǔ.
裝束趙飛燕,教來掌上舞。
wǔ bà fēi yàn sǐ, piàn piàn suí fēng qù.
舞罷飛燕死,片片隨風去。
“片片隨風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