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往別離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往別離心”全詩
故鄉芳草路,來往別離心。
掛席春風盡,開齋夏景深。
子規誰共聽,江月上清岑。
分類:
作者簡介(張喬)
《送友人東歸》張喬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友人東歸》是唐代詩人張喬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寫了作者送別友人東歸的情景,表達了離別的憂思和不舍之情。
譯文:
友人遠行歸鄉路,秋天中遙渡過
縱使行走也不停與心靈吟詠
在故鄉遍布著芳草的路上,既有來往別離的心情
在掛起了席子的春風中,清風將逐漸消散
夏天開齋吃齋的景象也變得漸漸深入人心
只有子規才是陪我聽的伙伴,它似乎可以在江畔的月光下告訴我許多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描繪了作者送別友人的情景。友人東歸,遠離故鄉,而作者對友人的離去感到無比惋惜和不舍,表達了離別之難、離別之痛。詩人以遠涉的旅程作為引子,揭示了離別的無奈和艱辛。詩人表示友人的行程并不會使他停止吟詠,他依然會通過吟詠來表達他的思念之情。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以故鄉的芳草之路來象征友人與自己的往來,表達了友人將要離開的別離之情。這里所描述的芳草之路不僅僅是友人經過的路程,還代表了友人與詩人的情誼。友人的離開引起了詩人內心的哀思和離別之傷感。
接著,詩人以春天的風和夏天的齋戒景象作為描寫的對象。春天掛出的席子在春風中逐漸消散,夏天的齋戒景象也變得深入人心。這里表達了時間的推移和事物的更迭,即使友人離去,自然界也會繼續按照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而離別之情并不會使這些自然景象停止。
最后兩句,詩人以子規的鳴叫來象征友人的離去。子規是一種常在江畔啼叫的鳥,它以其獨特的鳴叫聲為詩人送上告別之詞。這里,江月上的清岑象征著友人的東歸,而子規的鳴叫則代表了友人的離去。通過這個意象的運用,詩人表達了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友情的珍貴。
整首詩詞以樸素、自然的語言和意象來描繪離別之情,抒發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不舍和思念之情。通過對時間、自然景象和友人的刻畫,詩人表達了離別的無奈和離別之痛,展示了離別對人情感的沖擊和影響。詩詞境界高遠,意境深遠,具有濃郁的離愁之情,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來往別離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u rén dōng guī
送友人東歸
yuǎn shè qī qiū juǎn, jiāng xíng bù fèi yín.
遠涉期秋卷,將行不廢吟。
gù xiāng fāng cǎo lù, lái wǎng bié lí xīn.
故鄉芳草路,來往別離心。
guà xí chūn fēng jǐn, kāi zhāi xià jǐng shēn.
掛席春風盡,開齋夏景深。
zǐ guī shuí gòng tīng, jiāng yuè shàng qīng cén.
子規誰共聽,江月上清岑。
“來往別離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