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理始應盡惆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達理始應盡惆悵”全詩
流水遠分山色斷,清猿時帶角聲來。
六朝明月唯詩在,三楚空山有雁回。
達理始應盡惆悵,僧閑應得話天臺。
作者簡介(張喬)
《題宣州開元寺》張喬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宣州開元寺》是唐代張喬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家院中的煙徑上長滿了青苔,
金碧交錯的欄桿上開滿了花朵。
遠處的流水似乎與山色分隔,
清脆的猿聲時不時地傳來帶角。
六朝的明月中,只有詩才能留存,
三楚的空山上,雁兒紛紛歸來。
達理之人始終無法擺脫憂愁,
閑散的僧人卻能自得其樂于天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宣州開元寺的景象,揭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感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深邃的思考和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對禪宗的向往和追求。
詩人以宣州開元寺為背景,用簡潔而細膩的筆觸描繪出煙徑長滿苔蘚、欄桿上開滿花朵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靜謐和美麗。其中的流水和猿聲象征著禪宗中對禪定與悟道的追求,流水隔斷了山色,清脆的猿聲帶有角,寓意在平凡之中尋求著超脫和解脫。
詩人通過描繪六朝明月和三楚空山,表達了文章的流傳與價值,以及雁兒歸來的生命循環。在比較中,詩人反思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感慨達理之人在面對世事紛擾時的無奈與惆悵,同時也描繪了閑散的僧人能夠在天臺上自得其樂的場景。
賞析:
《題宣州開元寺》以其清新淡雅的筆調、細膩而充滿哲思的描寫,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自然與人生的思索和追求。通過對宣州開元寺景象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古樸寧靜的禪境之地,同時也啟發人們對于自然、人生和哲理的思考。
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極為精準,能夠將煙徑的青苔、欄桿上的花朵等微小而細膩的細節描摹得淋漓盡致。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手法以及通過景物展示哲學思考的手法,展示了唐代詩人的高度修養和深厚的文學素養。
整首詩以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為主線,暗含了作者對于自然和生命的感悟與思考。通過對六朝明月和三楚空山的比較,詩人展示了自然的遼闊和生命的循環,同時也表達了人生追求智慧和解脫的渴望。最后,詩人通過對達理之人和閑散僧人的對比,以及僧人在天臺自得其樂的描繪,展示了人類追求知識與心靈的平靜與安寧。
總之,《題宣州開元寺》以其細膩的描寫、哲理的思考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唐代詩人的才華和修養,同時也啟迪了讀者對于自然、生命和哲學的思考。
“達理始應盡惆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uān zhōu kāi yuán sì
題宣州開元寺
shuí jiā yān jìng zhǎng méi tái, jīn bì xū lán zhú shàng kāi.
誰家煙徑長莓苔,金碧虛欄竹上開。
liú shuǐ yuǎn fēn shān sè duàn,
流水遠分山色斷,
qīng yuán shí dài jiǎo shēng lái.
清猿時帶角聲來。
liù cháo míng yuè wéi shī zài, sān chǔ kōng shān yǒu yàn huí.
六朝明月唯詩在,三楚空山有雁回。
dá lǐ shǐ yīng jǐn chóu chàng, sēng xián yīng de huà tiān tāi.
達理始應盡惆悵,僧閑應得話天臺。
“達理始應盡惆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