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至蘭臺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至蘭臺下”出自唐代李嶠的《風》,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ruò zhì lán tái xià,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若至蘭臺下”全詩
《風》
落日生蘋末,搖揚遍遠林。
帶花疑鳳舞,向竹似龍吟。
月動臨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蘭臺下,還拂楚王襟。
帶花疑鳳舞,向竹似龍吟。
月動臨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蘭臺下,還拂楚王襟。
分類:
作者簡介(李嶠)
《風》李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唐代李嶠寫作,詩中描繪了草木被風搖動的景象。
中文譯文:
夕陽躍出葦草盡頭,風吹搖揚遍布遠林。
花叢中飄舞有如鳳凰舞翩翩,向著竹林似乎有龍吟呢喃。
明月揮動著輕盈的秋扇,清風吹入夜晚的琴弦。
如若到了蘭臺之下,還可挽回南楚王的悲懷情緒。
詩意:
這首詩以風為主題,通過描繪風吹拂下的景物,展現了風的力量和美感。詩人運用一系列的比喻和意象,將自然界中風吹動的景象與神話、傳說聯系起來。風吹動的花叢像鳳凰舞動,傳達出一種優美、靈動的感覺;同樣,風吹過竹林時產生的聲音,像是龍在吟唱。詩人通過描繪動態的景物,使讀者感受到風的魅力與威力。
賞析:
這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風的獨特魅力。詩人細膩地描繪了夕陽之下,風吹動花叢和竹林的場景,通過比喻,使其充滿了神話色彩和想象力。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鳳舞”、“龍吟”的意象,將自然界中風的力量與神話傳說相聯系,給予了讀者一種美好而神秘的感覺。詩人還通過描述夜晚的琴聲和月光,將詩的情境轉移到了另一個層次,給詩增添了幾分朦朧和寂靜。整首詩唱出了大自然中的一幅美麗畫面,展現了風的魅力和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感悟。
“若至蘭臺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風
luò rì shēng píng mò, yáo yáng biàn yuǎn lín.
落日生蘋末,搖揚遍遠林。
dài huā yí fèng wǔ, xiàng zhú shì lóng yín.
帶花疑鳳舞,向竹似龍吟。
yuè dòng lín qiū shàn, sōng qīng rù yè qín.
月動臨秋扇,松清入夜琴。
ruò zhì lán tái xià, hái fú chǔ wáng jīn.
若至蘭臺下,還拂楚王襟。
“若至蘭臺下”平仄韻腳
拼音:ruò zhì lán tái xià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若至蘭臺下”的相關詩句
“若至蘭臺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若至蘭臺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若至蘭臺下”出自李嶠的 《風》,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