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歸何處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歸何處去”全詩
管弦愁里老,書劍夢中忙。
鳥急山初暝,蟬稀樹正涼。
又歸何處去,塵路月蒼蒼。
分類:
作者簡介(曹唐)

曹唐,唐代詩人。字堯賓。桂州(今廣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詳。初為道士,后舉進士不第。咸通(860~874)中,為使府從事。曹唐以游仙詩著稱,其七律《劉晨阮肇游天臺》、《織女懷牽牛》、《蕭史攜弄玉上升》等17首,世稱"大游仙詩"。《唐才子傳》稱他"作《大游仙詩》50篇",則當有遺佚。其七絕《小游仙詩九十八首》,尤為著名。
《洛東蘭若歸》曹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洛東蘭若歸》是唐代詩人曹唐所作,下面給出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位衲袍老僧禪床上,我生活了一半時間在異鄉。
管弦之聲中愁容顯老,書劍之間夢境繁忙。
鳥兒急急地飛回山上,蟬鳴也漸漸稀少,樹木已經涼爽。
我要再去何處,塵土的道路上月亮蒼白蒼白。
詩意:
這首詩以一個老僧的視角展示了生命歷程中的離別和歸宿之感。詩人在生活中感到愁容滿面,仿佛音樂聲中的孤獨和憂愁,忙碌于書劍之間的夢境。隨著季節的變化,鳥兒飛回山上,蟬鳴漸漸稀疏,樹木開始涼爽。詩人思考著未來的歸宿,面對塵世的道路,月亮顯得蒼白而蒼白。
賞析:
《洛東蘭若歸》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老僧的內心世界和對生命歸宿的思考。通過對音樂和夢境的描寫,詩人將寂寞、憂愁與忙碌糅合在一起,反映了生活中的苦樂與焦慮之美。隨著自然環境的轉變,詩人通過鳥鳴、蟬鳴、樹木涼爽的描寫,寄托了對生命歸宿的思考和追尋。最后,詩人使用了蒼蒼的月光來給詩篇以獨特的意境,使讀者感受到了生命歸宿的蒼茫與虛無。整首詩把詩人內心深處的愁苦和歸宿之思婉轉地表達出來,引起讀者心靈上的共鳴。
“又歸何處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dōng lán rě guī
洛東蘭若歸
yī nà lǎo chán chuáng, wú shēng bàn yì xiāng.
一衲老禪床,吾生半異鄉。
guǎn xián chóu lǐ lǎo, shū jiàn mèng zhōng máng.
管弦愁里老,書劍夢中忙。
niǎo jí shān chū míng, chán xī shù zhèng liáng.
鳥急山初暝,蟬稀樹正涼。
yòu guī hé chǔ qù, chén lù yuè cāng cāng.
又歸何處去,塵路月蒼蒼。
“又歸何處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