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入青霄豈易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鶴入青霄豈易尋”全詩
鵬飛碧海終難見,鶴入青霄豈易尋。
六尺羈魂迷定止,兩行愁血謝知音。
平生只恥凌風翼,隨得鳴珂上禁林。
分類:
作者簡介(李山甫)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舉不第,依魏博幕府為從事。嘗逮事樂彥禎、羅弘信父子,文筆雄健,名著一方。詩一卷。
《謁翰林劉學士不遇》李山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翰林劉學士不遇
夢繞清華宴地深,
洞宮橫鎖曉沈沈。
鵬飛碧海終難見,
鶴入青霄豈易尋。
六尺羈魂迷定止,
兩行愁血謝知音。
平生只恥凌風翼,
隨得鳴珂上禁林。
譯文:
我夢見了一個環繞在清華宴地上的深處,
洞宮的大門在黎明時分緊鎖著陰沉。
大鵬鳥飛翔在碧海上,卻很難被看見,
白鶴飛入青霄中,豈是容易尋覓的。
我這六尺的身軀想要離開束縛的魂魄卻迷失了,
只有兩行愁苦之血來謝絕知音。
平生我只羨慕那翱翔于天際的風之翼,
希望能隨著鳴珂之聲進入禁林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李山甫非凡的志向和內心的郁悶。李山甫通過夢境中的景象,表達了他對于功名和名利的追求。他夢見自己在清華宴地周圍徘徊,想要進入洞宮,但發現大門緊閉。這個清華宴地象征著官場的機遇和繁華,而洞宮則是象征著內外相通之地,李山甫渴望進入其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然而,他夢中所見的景象僅僅只有夢境中飛翔的大鵬鳥和白鶴,而沒有他所追求的功名和晉升的機會。這里,大鵬鳥和白鶴分別象征著李山甫向往的官場的高位和榮耀。詩中提到的大鵬鳥飛翔在碧海上,暗示著官場的位高權重,而白鶴飛入青霄,則表示得到天命之才。然而,這些追求對于李山甫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的,他感慨地認識到,這樣的機會很難得到。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李山甫的內心苦悶和無奈。他說自己的靈魂被束縛在困境中,找不到出路。他的愁苦之情溢于言表,用自己愁苦的血來表達感謝知音之情,實際上是在表示自己在官場中的孤獨和沮喪。
最后兩句表達了李山甫對于凌風翼的向往和羨慕。凌風翼代表著飛翔于天際的自由,是詩人內心向往的東西。他希望自己能夠像鳴珂一樣被呼喚,進入禁林中,實現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整體上,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功名和晉升的追求,以及自己在官場困頓時的苦悶和無奈。李山甫將自己的情感轉化為詩意,以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夢想和失落。
“鶴入青霄豈易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hàn lín liú xué shì bù yù
謁翰林劉學士不遇
mèng rào qīng huá yàn dì shēn, dòng gōng héng suǒ xiǎo shěn shěn.
夢繞清華宴地深,洞宮橫鎖曉沈沈。
péng fēi bì hǎi zhōng nán jiàn,
鵬飛碧海終難見,
hè rù qīng xiāo qǐ yì xún.
鶴入青霄豈易尋。
liù chǐ jī hún mí dìng zhǐ, liǎng xíng chóu xuè xiè zhī yīn.
六尺羈魂迷定止,兩行愁血謝知音。
píng shēng zhǐ chǐ líng fēng yì, suí dé míng kē shàng jìn lín.
平生只恥凌風翼,隨得鳴珂上禁林。
“鶴入青霄豈易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