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絲光易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悲絲光易染”全詩
繞畫蠅初落,含滋綬更深。
悲絲光易染,疊素彩還沉。
別有張芝學,書池幸見臨。
分類:
作者簡介(李嶠)
《墨》李嶠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墨》
長安分石炭,上黨結松心。
繞畫蠅初落,含滋綬更深。
悲絲光易染,疊素彩還沉。
別有張芝學,書池幸見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嶠的作品。詩人以墨作為主題,抒發了自己對墨的種種感受。
詩的前兩句“長安分石炭,上黨結松心”描繪了墨的制作過程。長安是古代中國的首都,這里指的是墨的制作地。墨的制作主要依靠石炭以及以松樹為原料的松炭。這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制作墨的過程的關注,以及對于石炭和松炭在墨制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認識。
接著的兩句“繞畫蠅初落,含滋綬更深”描繪了作品上的蠅蟲以及墨的深濃。薛濤的《吳越樓歌》有云:“昔好絲綿求再平,今佳翰墨怨難任。”此處的“綬”用意相似,把墨敘述得宛如織物。“繞畫蠅初落”,畫家在作品上還未畫蠅蟲,而李嶠筆下的文字中卻看到了蠅蟲已初落其上。這可能暗示著繪畫墨的鮮艷色彩已經引來了煩擾,也可以視為詩人筆下的墨色已經真實到了讓蠅蟲落下的程度。“含滋綬更深”,意味著墨含有濃深的色澤和深遠的文化底蘊。
第四句“悲絲光易染,疊素彩還沉”探討了墨在表達情感和藝術傳承中的作用。這里的“悲絲”指的是墨色,表示墨色充滿了悲傷和憂愁的情感。墨的絲細之處也有表現墨容易被沾染的意味。“疊素彩還沉”則是在形容繪畫中堆疊各種顏色的狀況,而在這種繁雜色彩之下,墨色卻沉穩而明亮。
最后兩句“別有張芝學,書池幸見臨”表達了詩人對于墨的獨特見解。這里的“張芝學”指的是張芝的墨學獨特和卓爾不群。而“書池”指的是凡是涉及到書法、繪畫之類的地方,例如供人練習的水池或寫字臺。“幸見臨”則是表達了詩人對于墨的學習和創作的愿望。
綜合來看,這首詩以墨為線索,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墨的制作過程、深濃的色彩、及其在情感表達和藝術創作中的獨特作用。詩人對于墨的認識和熱愛表達了他對于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于墨的獨特見解。
“悲絲光易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墨
cháng ān fēn shí tàn, shàng dǎng jié sōng xīn.
長安分石炭,上黨結松心。
rào huà yíng chū luò, hán zī shòu gēng shēn.
繞畫蠅初落,含滋綬更深。
bēi sī guāng yì rǎn, dié sù cǎi hái chén.
悲絲光易染,疊素彩還沉。
bié yǒu zhāng zhī xué, shū chí xìng jiàn lín.
別有張芝學,書池幸見臨。
“悲絲光易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