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春來到隴山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乘春來到隴山西”出自唐代胡曾的《詠史詩·隴西》,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chéng chūn lái dào lǒng shān xī,詩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乘春來到隴山西”全詩
《詠史詩·隴西》
乘春來到隴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齊。
好笑王元不量力,函關那受一丸泥。
好笑王元不量力,函關那受一丸泥。
分類:
《詠史詩·隴西》胡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乘著春天的腳步來到隴山的西方,
隗氏古城的景象荒蕪,草木叢生。
讓人不禁對王元感到好笑,
他怎么能力不從心,
卻要承擔一袋子土泥的重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詩人胡曾所見的隴西一帶的景象。隴西是指位于唐代西北地區的隴山以西的地方,它的名字給人一種邊陲地區的感覺。詩人以春天的腳步來到隴西,卻看到了隗氏古城的景象荒蕪,草木叢生。這里通過荒蕪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古城的衰敗和被遺忘的狀態。
詩中提到了王元和函關兩個人物。王元是歷史人物,他曾經被任命為隴西的官員,但卻在治理隴西時力不從心,無法解決城市荒蕪的問題。函關是指函谷關,是古代中原地區和西北地區之間的交通要道,也是從中原向西域傳輸糧食和軍隊的重要關口。
詩人通過諷刺的口吻,暗示王元不夠能干,難以承擔治理城市的責任,好笑的表達了他對王元這種困境的不屑和諷刺。而王元要承擔一袋子泥土的重負,則有可能是指他在施工中使用泥土的工作,用以修復城市古城的荒蕪景象。這句話中的泥土的重負意味著王元要背負著無法解決的問題。
整首詩通過對隴西古城的描繪和對王元的諷刺,表達了對當時政府官員和治理問題的無能與失敗的批評。同時也反映了古代人們對于城市的期望和對治理者能力的要求,以及對古代城市衰敗的深思熟慮。
“乘春來到隴山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ǐ shī lǒng xī
詠史詩·隴西
chéng chūn lái dào lǒng shān xī, kuí shì chéng huāng bì cǎo qí.
乘春來到隴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齊。
hǎo xiào wáng yuán bù liàng lì, hán guān nà shòu yī wán ní.
好笑王元不量力,函關那受一丸泥。
“乘春來到隴山西”平仄韻腳
拼音:chéng chūn lái dào lǒng shān xī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乘春來到隴山西”的相關詩句
“乘春來到隴山西”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乘春來到隴山西”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乘春來到隴山西”出自胡曾的 《詠史詩·隴西》,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