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車誤相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登車誤相遠”全詩
路入瀟湘樹,書隨巴蜀人。
斂衣寒犯雪,傾篋病看春。
莫負髫年志,清朝作獻臣。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途中寄劉沆(一作寄朱特)》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途中寄劉沆(一作寄朱特)
登車誤相遠,談笑亦何因。
路入瀟湘樹,書隨巴蜀人。
斂衣寒犯雪,傾篋病看春。
莫負髫年志,清朝作獻臣。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途中寄給劉沆(或者朱特)
登上車輛后與你相隔很遠,也是何緣何故能有這場談笑。
旅途中穿過湖南的瀟湘樹,和巴蜀之人一起分享讀書之樂。
我夾緊衣衫,經受嚴寒和飄雪,漫長旅途中我陷入困境。
臥病中傾盡篋中的書籍,卻眺望著春天的到來。
切莫辜負少年時的志向,我愿在清朝中為國家作出貢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方干的作品,寄給劉沆(或者朱特),以表達作者在旅途中的思念之情。詩人登上車輛,與收信人相隔很遠,卻能與對方進行輕松愉快的談笑,感嘆緣分之奇妙。詩人在旅途中經過瀟湘樹,引發了對湖南的思念;與巴蜀之人一起分享讀書之樂,表達了對學問的熱愛和追求。詩人在旅途中受到嚴寒和飄雪的困擾,傾盡身邊的書籍消磨時光,但仍然憧憬著春天的到來。最后,詩人呼吁不要辜負年少時的志向,愿成為清朝中的獻臣為國家做貢獻。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思念之情,以豐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對湖南和學問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為國家盡心盡力的決心。詩人通過巧妙的表達和情感的抒發,給人一種溫暖、寄托和奮發向上的感受。
“登車誤相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ú zhōng jì liú hàng yī zuò jì zhū tè
途中寄劉沆(一作寄朱特)
dēng chē wù xiāng yuǎn, tán xiào yì hé yīn.
登車誤相遠,談笑亦何因。
lù rù xiāo xiāng shù, shū suí bā shǔ rén.
路入瀟湘樹,書隨巴蜀人。
liǎn yī hán fàn xuě, qīng qiè bìng kàn chūn.
斂衣寒犯雪,傾篋病看春。
mò fù tiáo nián zhì, qīng cháo zuò xiàn chén.
莫負髫年志,清朝作獻臣。
“登車誤相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