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陵寒貰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蟆陵寒貰酒”全詩
離別波濤闊,留連槐柳新。
蟆陵寒貰酒,漁浦夜垂綸。
自此星居后,音書豈厭頻。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別喻鳧》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喻鳧
知心似古人,
歲久分彌親。
離別波濤闊,
留連槐柳新。
蟆陵寒貰酒,
漁浦夜垂綸。
自此星居后,
音書豈厭頻。
中文譯文:
別離像古人一樣真摯,
歲月久了更增親切。
離別的波濤廣闊無垠,
留連之情在槐樹和柳樹中依然新鮮。
在蟆陵寒冷地彼此敬酒,
在漁浦夜晚繼續垂釣。
自此之后,無論音信多么頻繁,
我將常與你聯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了離別之后的相思之情。詩人暗示自己的心情像古人一樣真摯,他們的友誼隨著歲月的推移而變得更加親近。離別讓人感到無盡的波濤,而留連之情卻能在槐樹和柳樹中得到更新。詩人提到了“蟆陵寒貰酒”,表達了他與朋友的離別之情,同時也暗示了離別的寒冷。他們可能在寒冷的蟆陵相互敬酒,或者在漁浦夜晚垂釣。最后兩句“自此星居后,音書豈厭頻”,表達了詩人與朋友長期聯絡的決心,無論音信多么頻繁,他們會保持聯系。
整首詩詞描繪了一種離別之后的思念和相思之情。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他對朋友的深厚情誼,以及他們離別后希望保持聯系的愿望。詩詞篇幅雖短,但通過精心選擇的詞語和意象,傳達了離別時的心情和對友誼的珍視之情。
“蟆陵寒貰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yù fú
別喻鳧
zhī xīn shì gǔ rén, suì jiǔ fēn mí qīn.
知心似古人,歲久分彌親。
lí bié bō tāo kuò, liú lián huái liǔ xīn.
離別波濤闊,留連槐柳新。
má líng hán shì jiǔ, yú pǔ yè chuí lún.
蟆陵寒貰酒,漁浦夜垂綸。
zì cǐ xīng jū hòu, yīn shū qǐ yàn pín.
自此星居后,音書豈厭頻。
“蟆陵寒貰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