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覺致名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覺致名難”全詩
溪如冰后聽,山似燒來看。
立意雪髯出,支頤煙汗干。
世間從爾后,應覺致名難。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陳式水墨山水》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陳式水墨山水》
造化本有神功力,取得了恰到好處的平衡。
溪水如同冰塊融化之后發出聲響,山巒像是被火燒過一樣有跡象。
作者的筆意仿佛雪白的胡須垂下,支撐著臉頰上的煙火和汗水。
在你之后的世間,人們應該會明白取得名望的困難。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畫的景象,并刻畫了作者達成畫意的功夫。詩中通過對溪水冰化的聲音和山巒像被火燒過一樣的形象的描寫,傳遞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細膩的觀察和表達感受的能力。通過把作者的創作態度比喻為雪髯和支頤煙汗,詩中也透露了作者筆下描繪山水的專注和努力。最后兩句表達了藝術創作的辛苦和得名望的困難。
賞析:這首詩通過對山水畫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象的敏感和表達能力。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溪水和山巒的描繪,展現了作者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點和變化。同時,通過將自己的創作態度比喻為雪髯和煙汗,表達了作者對藝術創作的專注和付出,以及得名望的困難。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藝術的追求和對藝術家創作之路的理解。
“應覺致名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shì shuǐ mò shān shuǐ
陳式水墨山水
zào huà yǒu gōng lì, píng fēn guī bǐ duān.
造化有功力,平分歸筆端。
xī rú bīng hòu tīng, shān shì shāo lái kàn.
溪如冰后聽,山似燒來看。
lì yì xuě rán chū, zhī yí yān hàn gàn.
立意雪髯出,支頤煙汗干。
shì jiān cóng ěr hòu, yīng jué zhì míng nán.
世間從爾后,應覺致名難。
“應覺致名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