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歸風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或有歸風便”全詩
連夜揚帆去,經年到岸遲。
波濤含左界,星斗定東維。
或有歸風便,當為相見期。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送人游日本國》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人游日本國
蒼茫大荒外,風教即難知。
連夜揚帆去,經年到岸遲。
波濤含左界,星斗定東維。
或有歸風便,當為相見期。
詩詞中文譯文:
送別游往日本國
在蒼茫的大荒外,風的信息即便很難了解。
連夜揚帆啟航,經過多年才到達目的地。
波瀾中含著遠離的界限,星斗指引著東方的方位。
或許回到故鄉的風會很快,那是我們相見的期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方干所作,表達了對好友離別去往日本的祝福和相聚的期望。描繪了遠行者的旅程,以及在未知的海上航行中所面臨的不確定性。詩中的“蒼茫大荒”形容了出發地的遼闊無垠,而“風教即難知”則指出遠行者了解風向和氣候帶來的困難。詩人用“連夜揚帆去”這一句,表達了對友人的迅速啟航和離別的情感。而“經年到岸遲”則暗示了遠行的漫長時日。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波濤和星斗為遠行者指引方向,表達了希望友人能夠安全到達目的地。最后一句“或有歸風便,當為相見期”,表達了對友人早日歸來的期待和相聚的希望。
這首詩描繪了旅行者的離別和遠行的艱辛,同時也展示了友情的深厚和對相聚的期盼。整首詩字數簡練,押韻工整,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福和希望。
“或有歸風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én yóu rì běn guó
送人游日本國
cāng máng dà huāng wài, fēng jiào jí nán zhī.
蒼茫大荒外,風教即難知。
lián yè yáng fān qù, jīng nián dào àn chí.
連夜揚帆去,經年到岸遲。
bō tāo hán zuǒ jiè, xīng dǒu dìng dōng wéi.
波濤含左界,星斗定東維。
huò yǒu guī fēng biàn, dāng wèi xiāng jiàn qī.
或有歸風便,當為相見期。
“或有歸風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