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馳猶是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箭馳猶是難”全詩
檣邊走嵐翠,枕底失風湍。
但訝猿鳥定,不知霜月寒。
前賢竟何益,此地誤垂竿。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暮發七里灘夜泊嚴光臺下》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發七里灘夜泊嚴光臺下
一瞬即七里,箭馳猶是難。
檣邊走嵐翠,枕底失風湍。
但訝猿鳥定,不知霜月寒。
前賢竟何益,此地誤垂竿。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嚴光臺下,暮色下我泊在七里灘。
一瞬間就到了七里灘,箭一般的速度馳過去還是很難。
船邊有著飄渺的云霧和青翠的嵐色,
床上卻喪失了風的湍流之感。
只是驚訝于猿和鳥的靜止,卻不知道霜和月的寒冷。
前賢的功業終究有何作用,我卻在這里誤垂釣竿。
詩意和賞析:
《暮發七里灘夜泊嚴光臺下》是唐代方干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在嚴光臺下夜晚泊船時的景象和感受。
詩中詩人用簡潔而質樸的語言,表達了自己泊船的心境。詩人形容自己以箭一般的速度來到七里灘,強調了這一短暫的瞬間,使得整個過程顯得更加急促和艱難。接著,詩人描述了船邊的風景,飄渺的云霧和青翠的嵐色使人心生遐想,而船上卻沒有了風的湍流,暗示著船上的靜寂和無奈。
接下來,詩人嘆息前人的功業到底有何作用,暗示了自己在這個地方泊車的無奈和迷惑。這一句也可理解為對于歷史和過往的疑問和懷疑。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詞句表達了作者夜晚泊船時的心境和思考,描繪了一幅靜謐而凄涼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的描寫,詩人反映了自己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迷茫和困惑,表達了對前賢所留下的艱辛和努力的感慨和懷疑。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形象,深入人心。
“箭馳猶是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fā qī lǐ tān yè pō yán guāng tái xià
暮發七里灘夜泊嚴光臺下
yī shùn jí qī lǐ, jiàn chí yóu shì nán.
一瞬即七里,箭馳猶是難。
qiáng biān zǒu lán cuì, zhěn dǐ shī fēng tuān.
檣邊走嵐翠,枕底失風湍。
dàn yà yuán niǎo dìng, bù zhī shuāng yuè hán.
但訝猿鳥定,不知霜月寒。
qián xián jìng hé yì, cǐ dì wù chuí gān.
前賢竟何益,此地誤垂竿。
“箭馳猶是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