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心應不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灰心應不然”全詩
此處別師久,遠懷無信傳。
月華妨靜燭,鳥語答幽禪。
已見如如理,灰心應不然。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重寄金山寺僧》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寄金山寺僧》是唐代僧人方干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思念和對修行的疑惑。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風濤環繞著金山寺,寺里的磬聲達到了漁船上。我離開師父已經很久,遠方的懷念沒有傳遞過去。月光阻礙著靜心修行,鳥兒的鳴叫回答了幽邃的禪機。我已經看到了如如理的境界,但是內心卻沒有達到這種境地。
詩詞的詩意是表達了詩人在離開金山寺后的思念之情和對修行的困惑。詩中通過描繪風濤圍繞著金山寺,磬聲傳到漁船上,表現了詩人離開師父已久的心情,遠方的思念卻沒有得到傳遞。詩中還通過描繪月光妨礙靜心修行和鳥兒的鳴叫回答幽禪,表達了詩人對修行境界的理解與困惑。詩人認為自己已經看到了如如理的境界,但是心靈卻沒有達到這種境地,灰心喪志。
這首詩通過寺廟、月光、鳥兒等意象,以及磬聲、月華、鳥語等聲音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寂靜幽深的氛圍,表達詩人在離開金山寺后的內心動蕩和對禪修的迷惑。詩人通過對境界的描繪,彰顯了修行的艱辛和對自我的反思。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深遠的思考,給人以震撼和啟迪。
“灰心應不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jì jīn shān sì sēng
重寄金山寺僧
fēng tāo zā shān sì, qìng yùn dá yú chuán.
風濤匝山寺,磬韻達漁船。
cǐ chù bié shī jiǔ, yuǎn huái wú xìn chuán.
此處別師久,遠懷無信傳。
yuè huá fáng jìng zhú, niǎo yǔ dá yōu chán.
月華妨靜燭,鳥語答幽禪。
yǐ jiàn rú rú lǐ, huī xīn yīng bù rán.
已見如如理,灰心應不然。
“灰心應不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