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界稀逢下界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界稀逢下界人”全詩
綺繡峰前聞野鶴,旌旗影里見游鱗。
澄潭徹底齊心鏡,雜樹含芳讓錦茵。
凡許從容誰不幸,就中光顯是州民。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陪胡中丞泛湖》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陪胡中丞泛湖
仙舟仙樂醉行春,
上界稀逢下界人。
綺繡峰前聞野鶴,
旌旗影里見游鱗。
澄潭徹底齊心鏡,
雜樹含芳讓錦茵。
凡許從容誰不幸,
就中光顯是州民。
譯文:
陪著胡中丞泛舟湖上,
仙舟上飄蕩著仙樂,令人陶醉,
上界的仙人很少來到下界,
綺繡峰前傳來了野鶴的叫聲,
旌旗的影子中現出了游龍的身姿。
澄潭清澈無比,宛如一面心靈的鏡子,
繁雜的樹木含著花香,讓人感到如錦繡的茵席。
不論何人,只要從容自在,都會幸福,
而在其中,自然會顯得特別光彩,如州民一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在湖上與胡中丞共同欣賞美景時的心情和感受。
詩中描繪了仙舟上飄蕩的仙樂,給人一種仙境般的感覺,令人陶醉其中。詩人通過描寫上界稀逢下界人,綺繡峰前聞野鶴,旌旗影里見游鱗等景物,展現了湖上的美景和仙境的特色。
詩中的澄潭徹底齊心鏡和雜樹含芳讓錦茵等形象的描寫,傳達了寧靜和美好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在這樣的美景中,只要從容自在,都會幸福,而在其中,自然會顯得特別光彩,如州民一般。這是作者表達了對胡中丞的贊美,以及自己也有幸與胡中丞共同欣賞美景的自豪之情。
整首詩情景交融,描繪了一個幻化而真實的仙境,傳達了詩人在湖上與胡中丞共同品味美景時的愉悅和滿足之情。詩詞表達了對美景和希望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遞了一種寧靜、美好的情感。
“上界稀逢下界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i hú zhōng chéng fàn hú
陪胡中丞泛湖
xiān zhōu xiān lè zuì xíng chūn, shàng jiè xī féng xià jiè rén.
仙舟仙樂醉行春,上界稀逢下界人。
qǐ xiù fēng qián wén yě hè,
綺繡峰前聞野鶴,
jīng qí yǐng lǐ jiàn yóu lín.
旌旗影里見游鱗。
chéng tán chè dǐ qí xīn jìng, zá shù hán fāng ràng jǐn yīn.
澄潭徹底齊心鏡,雜樹含芳讓錦茵。
fán xǔ cóng róng shuí bù xìng, jiù zhōng guāng xiǎn shì zhōu mín.
凡許從容誰不幸,就中光顯是州民。
“上界稀逢下界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