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是曾經惡風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是曾經惡風雨”全詩
若見故交皆散去,即應新燕不歸來。
入門繚繞穿荒竹,坐石逡巡染綠苔。
應是曾經惡風雨,修桐半折損琴材。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廢宅》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廢宅
主人何處獨裴回,
流水自流花自開。
若見故交皆散去,
即應新燕不歸來。
入門繚繞穿荒竹,
坐石逡巡染綠苔。
應是曾經惡風雨,
修桐半折損琴材。
【中文譯文】
廢棄的住宅
主人到底在哪里?
孤獨地回蕩著,
流水自我流淌,花朵自然開放。
如果再見到舊友都已散去,
就意味著新春的燕子也將不再回來。
進門的道路蜿蜒穿過茂密竹林,
坐在石頭上,輕輕地拂去綠苔。
一定經歷了惡劣的風雨,
修剪楊梅樹摧毀了一部分琴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座廢棄住宅的景象以及主人的孤獨和遺憾。詩中以廢宅為背景,描繪了住宅的荒涼和破敗。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述和主人的身影來展現廢宅的凄涼。
詩的開頭寫道,主人孤獨地在廢宅里徘徊。廢宅中的流水自然流淌,花朵自然盛開,顯示出自然界的無情而獨立。舊友都已離去,預示著主人的寂寞和失意。即使是新春的燕子,也不再回來了,昭示了主人的孤獨和遺憾。
接著,詩人描繪了廢宅的景象。進門的道路蜿蜒穿過茂密竹林,顯示出廢宅的荒涼和被時間磨滅的景象。主人坐在石頭上,輕輕地拂去綠苔,映襯著廢宅的破敗和被荒蕪的景象。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主人對廢宅的遺憾。廢棄的住宅曾經經歷了惡劣的風雨,修剪楊梅樹還損壞了一些琴材,顯示出主人對廢宅的疼惜和回憶。
整首詩交織著主人的孤獨和對廢宅的懷念,以廢宅為背景,生動地表達了人與自然、人與時間的關系。詩人以廢宅為載體,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出人類的命運與時間的消逝,生命的凋零和無法挽回的遺憾之情。
“應是曾經惡風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i zhái
廢宅
zhǔ rén hé chǔ dú péi huí, liú shuǐ zì liú huā zì kāi.
主人何處獨裴回,流水自流花自開。
ruò jiàn gù jiāo jiē sàn qù,
若見故交皆散去,
jí yīng xīn yàn bù guī lái.
即應新燕不歸來。
rù mén liáo rào chuān huāng zhú, zuò shí qūn xún rǎn lǜ tái.
入門繚繞穿荒竹,坐石逡巡染綠苔。
yìng shì céng jīng è fēng yǔ, xiū tóng bàn shé sǔn qín cái.
應是曾經惡風雨,修桐半折損琴材。
“應是曾經惡風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