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清苦振佳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修持清苦振佳聲”全詩
躡履三千皆后學,摶風九萬即前程。
名將日月同時朽,身是山河應數生。
從此云泥更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寄于少監》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于少監》中文譯文如下:
修行要清苦,卻振作了佳聲;
眾鳥不知,唯有一只鶚了解我的心情。
在千人之中,我腳踏的是后學;
在九萬人之中,我身摶風,即將前程。
英雄的名聲會隨著時間逝去,
但我將長存于山河的記憶。
從此之后,天地間的差距更加遙遠,
漁翁再也不會與公卿相見。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方干在修行過程中的堅持和奮斗。詩中的“修持清苦振佳聲”表達了詩人在修行中雖然艱難但堅定不移,通過演唱詩歌來傳達自己的心聲。詩人將自己比作“一只鶚”,被眾鳥不了解,表示自己在修行中與眾不同。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前程。他說自己在千人之中腳踏的是后學,是后來者,但在九萬人之中身摶風,即將前程,意味著他將會成為優秀的人物,成就輝煌的事業。
最后,詩人表達了他的意愿和預期。他說“名將日月同時朽”,意思是偉大名將的名聲也會隨著時間而逝去,然而他自己卻將長存于山河之間,他的事跡將被記住。他說“從此云泥更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表示他在修行后與世俗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他與世人的交往將會少之又少。
這首詩詞通過對修行和前程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在修行中的努力和追求,以及將來與世俗的隔離的決心。詩中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修持清苦振佳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ú shǎo jiān
寄于少監
xiū chí qīng kǔ zhèn jiā shēng, zhòng niǎo nǎ zhī yī è qíng.
修持清苦振佳聲,眾鳥那知一鶚情。
niè lǚ sān qiān jiē hòu xué,
躡履三千皆后學,
tuán fēng jiǔ wàn jí qián chéng.
摶風九萬即前程。
míng jiàng rì yuè tóng shí xiǔ, shēn shì shān hé yīng shù shēng.
名將日月同時朽,身是山河應數生。
cóng cǐ yún ní gèng xuán kuò, yú wēng bù hé jiàn gōng qīng.
從此云泥更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修持清苦振佳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