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巖四月始知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巖四月始知春”全詩
古樹含風長帶雨,寒巖四月始知春。
中天氣爽星河近,下界時豐雷雨勻。
前后登臨思無盡,年年改換去來人。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題龍泉寺絕頂》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龍泉寺絕頂》是唐代方干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龍泉寺的絕頂為題材,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色,表達了對歲月更迭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黎明前,我已見到臺海的日出,
好久,雞鳴方報告早晨。
古老的樹木含風已久,
臨巖上,四月才知道春天。
天空晴朗,星河近在眼前,
下界豐收,雷雨齊鳴。
前后登臨,思慮無盡頭,
年復一年,改變中來去的人。
這首詩詞充滿了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人事變遷的思索。詩人借助龍泉寺絕頂的景色,展示了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感受。詩人早晨時分就能看到海底的日出,這表現了詩人洞察一切萬物的敏銳。古樹已經歷了風吹雨打,帶有歲月的痕跡,而巖石上的春意才剛剛顯現出來。這描繪了自然界中變化的瞬息萬變。同時,詩人也對人事的變遷感到思緒萬千,對時間的流逝感到無盡的思考。他感嘆人事無常,年復一年改變的是來去的人。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歲月更迭和人事變遷的深沉思考。
“寒巖四月始知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óng quán sì jué dǐng
題龍泉寺絕頂
wèi míng xiān jiàn hǎi dǐ rì, liáng jiǔ yuǎn jī fāng bào chén.
未明先見海底日,良久遠雞方報晨。
gǔ shù hán fēng zhǎng dài yǔ,
古樹含風長帶雨,
hán yán sì yuè shǐ zhī chūn.
寒巖四月始知春。
zhōng tiān qì shuǎng xīng hé jìn, xià jiè shí fēng léi yǔ yún.
中天氣爽星河近,下界時豐雷雨勻。
qián hòu dēng lín sī wú jìn, nián nián gǎi huàn qù lái rén.
前后登臨思無盡,年年改換去來人。
“寒巖四月始知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