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麏包青野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麏包青野外”出自唐代李嶠的《茅》,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jūn bāo qīng yě wài,詩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麏包青野外”全詩
《茅》
楚甸供王日,衡陽入貢年。
麏包青野外,鴟嘯綺楹前。
堯帝成茨罷,殷湯祭雨旋。
方期大君錫,不懼小巫捐。
麏包青野外,鴟嘯綺楹前。
堯帝成茨罷,殷湯祭雨旋。
方期大君錫,不懼小巫捐。
分類:
作者簡介(李嶠)
《茅》李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茅》
楚地奉獻王之日,衡陽進貢之年。
野外山麓有麏包,宮殿前有鴟鶚嘯。
堯帝時代過去了,殷商的祭祀也早已停止。
如今正期待著偉大君王的恩賜,不懼怕小巫師們的放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嶠所寫,以楚地供奉王的儀式為背景,表達了對君王政權的忠誠與希望。
詩的開篇,描述了楚地舉行供奉王的儀式,衡陽向王城進貢,展現了莊嚴肅穆的場面。接著,詩人描繪了山中野外的麏包和宮殿前鴟鶚的嘯鳴,寓意著祈福的神圣氛圍。然后,李嶠提到了堯帝和殷商時代的祭祀,暗示著自古以來人們對君王權力的虔誠崇拜。
在詩的結尾,李嶠表達了對未來偉大君王的期待,期待他能恩賜給人民帶來幸福和繁榮。同時,李嶠也表達了對小巫師的不畏懼,顯示對君王權威的堅定信仰,無畏于小人的迷信和詛咒。
整體上,這首詩以現實的場景和歷史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君王的忠誠與希望,同時也傳遞了對君王權力的堅定信仰和對小人心胸狹窄的不屑與無畏。
“麏包青野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áo
茅
chǔ diān gōng wáng rì, héng yáng rù gòng nián.
楚甸供王日,衡陽入貢年。
jūn bāo qīng yě wài, chī xiào qǐ yíng qián.
麏包青野外,鴟嘯綺楹前。
yáo dì chéng cí bà, yīn tāng jì yǔ xuán.
堯帝成茨罷,殷湯祭雨旋。
fāng qī dà jūn xī, bù jù xiǎo wū juān.
方期大君錫,不懼小巫捐。
“麏包青野外”平仄韻腳
拼音:jūn bāo qīng yě wài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麏包青野外”的相關詩句
“麏包青野外”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麏包青野外”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麏包青野外”出自李嶠的 《茅》,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