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白道通丹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前白道通丹闕”全詩
門前白道通丹闕,浪里青山占幾鄉。
帆勢落斜依浦溆,鐘聲斷續在滄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題松江驛》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松江驛》是唐代方干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松江驛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景色之美的贊嘆。
詩詞的中文譯文可以根據具體的場景和上下文進行靈活翻譯,以下是一種可能的翻譯:
太陽自中流升起,似乎大岸將浮桑逼出。門前的白道通向丹闕,波浪中的青山占據了幾個鄉村。帆船斜勢下落,依靠著浦溆,鐘聲在遼闊的海上斷斷續續傳來。古今人們都不知道天意,卻偏偏云霞對著一方媚笑。
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對松江驛景色之美的贊嘆。太陽從中流升起,給人一種壯麗和奇特的感覺,仿佛大地之岸將浮桑逼出。門前的白道通往丹闕,象征著官道通達,繁榮昌盛。波浪中的青山占據了幾個鄉村,景色宜人。帆船借助浦溆斜勢下落,鐘聲在浩渺的海上回蕩,給人一種迷茫和遙遠的感覺。詩詞最后反思了人們對天意的無知,以及云霞美麗的一方。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松江驛的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美和人文景觀的贊嘆之情。同時,也借景抒懷,道出了人們感悟天意的無能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詩詞意境美麗,語言簡練,給人以思索和回味之感。
“門前白道通丹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ōng jiāng yì
題松江驛
biàn xiàng zhōng liú chū tài yáng, jiān yí dà àn bī fú sāng.
便向中流出太陽,兼疑大岸逼浮桑。
mén qián bái dào tōng dān quē,
門前白道通丹闕,
làng lǐ qīng shān zhàn jǐ xiāng.
浪里青山占幾鄉。
fān shì luò xié yī pǔ xù, zhōng shēng duàn xù zài cāng máng.
帆勢落斜依浦溆,鐘聲斷續在滄茫。
gǔ jīn xī bù zhī tiān yì, piān bǎ yún xiá mèi yī fāng.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門前白道通丹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