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門雖對嵩山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門雖對嵩山在”全詩
千門雖對嵩山在,一笑還隨洛水流。
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
翠華卻自登仙去,腸斷宮娥望不休。
分類:
《上陽宮》羅鄴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陽宮》
春半上陽花滿樓,
太平天子昔巡游。
千門雖對嵩山在,
一笑還隨洛水流。
深鎖笙歌巢燕聽,
遙瞻金碧路人愁。
翠華卻自登仙去,
腸斷宮娥望不休。
中文譯文:
春天的一半,上陽宮花滿樓,
往昔太平天子曾在這里巡游。
雖然宮門對面嵩山依舊,
但臉上的微笑卻隨著洛水的流動而消逝。
深深地鎖住笙歌,燕子在巢中傾聽,
遙望著遠處的金碧輝煌,路人感到憂愁。
翠華卻選擇了離開,登上仙境之路,
宮娥們傷心欲絕,望眼欲穿望不到盡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朝上陽宮的美景以及因帝王的離去而引發的思念和傷感。詩中通過對上陽宮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去太平盛世的回憶和對現實的傷感。作者以婉約的筆觸,展現了宮廷生活的華美與辛酸,表達了對過去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留戀之情。
詩中的“上陽花滿樓”和“太平天子昔巡游”展示了宮廷春日的繁華景象,猶如一幅絢麗的畫卷。宮廷的繁華與世事的變遷形成鮮明的對比,增加了詩歌的觸動力和沖擊力。詩人通過“一笑還隨洛水流”的描述,表達了宮廷的宴樂即使逝去,卻仍然存在于人們的記憶之中。
詩歌末句“腸斷宮娥望不休”凸顯了宮廷婦女因帝王的離去而悲傷和思念之情。宮娥們望眼欲穿,但仍然無法尋覓到歸來的希望,表達了無盡的憂愁與痛苦。
總之,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感傷的情感,展示了唐朝上陽宮的美麗和轉瞬即逝的繁華,折射出了人們對過去輝煌時刻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詩歌寄托了詩人復雜而真摯的情感,使讀者透過文字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人類的情感。
“千門雖對嵩山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yáng gōng
上陽宮
chūn bàn shàng yáng huā mǎn lóu, tài píng tiān zǐ xī xún yóu.
春半上陽花滿樓,太平天子昔巡游。
qiān mén suī duì sōng shān zài,
千門雖對嵩山在,
yī xiào hái suí luò shuǐ liú.
一笑還隨洛水流。
shēn suǒ shēng gē cháo yàn tīng, yáo zhān jīn bì lù rén chóu.
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
cuì huá què zì dēng xiān qù, cháng duàn gōng é wàng bù xiū.
翠華卻自登仙去,腸斷宮娥望不休。
“千門雖對嵩山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