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秋不擬同張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逢秋不擬同張翰”全詩
定將千里書憑雁,應看三春雪當花。
年長有心終報國,時清到處便營家。
逢秋不擬同張翰,為憶鱸魚卻嘆嗟。
分類:
《趁職單于留別闕下知己》羅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趁職單于留別闕下知己》
職忝翩翩逐建牙,
笈隨征騎入胡沙。
定將千里書憑雁,
應看三春雪當花。
年長有心終報國,
時清到處便營家。
逢秋不擬同張翰,
為憶鱸魚卻嘆嗟。
中文譯文:
在奉命追隨單于與建立牙帳的過程中,我忽然發覺身份卑微。
我背著書笈隨征騎進入了胡沙之地。
我決定把一千里的書信托付給雁兒,寄回家鄉。
應該在春天看到雪花覆蓋大地的美景。
年歲漸長,我始終懷著報國的心愿,
時機明朗,處處都是經營家業的機會。
不愿與張翰一同在秋天相見,
心中想起烤鱸魚倒是暗暗嘆息。
詩意和賞析:
羅鄴是唐代初期的一位官員和詩人。這首詩是他離別知己時寫的作品,表達了詩人身份的謙卑、忠誠報國的決心以及對故鄉和美好事物的懷念之情。
詩人在充滿戰亂和苦難的胡沙之地,感到自己的地位微賤。他通過描寫自己背著書袋隨軍出征,將遠方消息通過雁傳回故鄉,表達了他遠離家鄉、投身國家事務的決心。
而后,詩人表達了他心中的兩種思考。一方面,他渴望為國家盡忠,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干為國家做出貢獻。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能夠回到家鄉,過上平靜安寧的生活。
最后,詩人回憶起與知己共同的時光,提到了一種美味的鱸魚,表達了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眷戀和嘆息之情。這種田園般的景象和簡單的快樂成為了他內心追求的目標。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樸素的詞句,表達了詩人在戰亂環境下的堅定信念和對家鄉、美好事物的懷戀之情,展示了他勇敢無畏的精神和對人世間真善美的向往。
“逢秋不擬同張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èn zhí chán yú liú bié què xià zhī jǐ
趁職單于留別闕下知己
zhí tiǎn piān piān zhú jiàn yá, jí suí zhēng qí rù hú shā.
職忝翩翩逐建牙,笈隨征騎入胡沙。
dìng jiāng qiān lǐ shū píng yàn,
定將千里書憑雁,
yīng kàn sān chūn xuě dāng huā.
應看三春雪當花。
nián zhǎng yǒu xīn zhōng bào guó, shí qīng dào chù biàn yíng jiā.
年長有心終報國,時清到處便營家。
féng qiū bù nǐ tóng zhāng hàn, wèi yì lú yú què tàn jiē.
逢秋不擬同張翰,為憶鱸魚卻嘆嗟。
“逢秋不擬同張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