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高祖誓功衣帶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祖誓功衣帶小”出自唐代羅隱的《黃河》,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gāo zǔ shì gōng yī dài xiǎo,詩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高祖誓功衣帶小”全詩

    《黃河》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分類: 黃河典故諷刺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頭像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黃河注釋

    (1)、這首詩不是真的賦詠黃河,而是借事寓意,抨擊和譏諷唐代的科舉制度。 
    (2)、“莫把”二句:揭露官場像黃河水一樣混濁,即使把用來澄清河水的阿膠都倒進去,也無濟于事。天意難明: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 
    (3)、銀漢:天上。此指皇帝身邊。 
    (4)、“高祖”句:是漢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時的誓詞,曰:“使河如帶,泰山若礪。”意思是說賜給你們的爵位是永恒的,自由等到黃河變得像衣帶那樣窄、泰山像磨刀石那樣平的時候,你們的爵位才有可能失去。喻指貴族世代霸占朝廷爵祿,不肯放手。
    (5)、“仙人”句:貴族階級把持朝政,猶如“仙人占斗”(象征皇室或朝廷)。要想考試求官的人(客槎),只要經過他們援引,就飄飄直上了。 
    (6)、“三千”二句:傳說“黃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為大瑞”。詩人用這句話的原義說,三千年黃河才澄清一次,誰能夠等得著呢?你也不用預先報告好消息。反過來就是說,朝廷上的烏煙瘴氣,就和黃河水變清一樣,幾乎是沒有希望的。

    黃河鑒賞

      這首《黃河》,不是真要賦詠黃河 ,而是借事寓意,抨擊和譏嘲唐代的科舉制度。

      一開頭,作者就用黃河無法澄清作比喻,暗示當時的科舉考試的虛偽性,揭露官場正和黃河一樣污濁,即使把用來澄清濁水的阿膠都傾進去,也無濟于事。接著又用“天意難明”四字,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

      下面兩句,作者進一步描畫科舉場中的黑暗。李白詩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之句。黃河古來又有九曲之稱 ,如劉禹錫《浪淘沙》詞:“九曲黃河萬里沙 ”。詩人巧妙地把這兩層意思聯系起來,馳聘想 象,寫道:“解通銀漢應須曲”。表面上是說黃河所以能夠通到天上去 ,是因為它河道曲折。可是“銀漢” 在古人詩詞又常用來指代皇室或朝廷,所以這句的真實意思是說,能夠通到皇帝身邊去的(指通過科舉考試取得高官顯位 ),必是運用“曲”的手段,即不正當的手段。唐代科舉考試,特別是到晚唐,主要不是在考察學問,而是看士子有沒有投奔巴結當權人物的本領,正直的人肯定是要失敗的。

      古人誤以為黃河發源于昆侖山 ,所以作者說它“才出昆侖便不清 ”。這也是有寓意的 。“昆侖”同“銀漢”一樣,是指朝廷豪門貴族甚至當朝皇帝。因為那些被提拔薦引做了官的士子,都是與貴族、大臣私下里勾結,一出手就不干不凈,正如黃河在發源地就已經污濁了一樣。

      五、六兩句,包含了兩個典故。第五句是指漢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時的誓詞,誓詞里說 :“使 河如帶,泰山若礪 。”翻譯出來就是:要到黃河象衣 帶那么狹窄,泰山象磨刀石那樣平坦,你們的爵位才會失去(那意思就是永不失去 )。第六句說的是漢代張騫奉命探尋黃河源頭。據說他坐了一只木筏,溯河直上,不知不覺到了一個地方,看見有個女子正在織布,旁邊又有個放牛的男子。張騫后來回到西蜀,拿這事請教善于占卜的嚴君平。君平說,你已經到了天上牛郎織女兩座星宿的所在地。

      作者借用這兩個典故,同樣也有寓意。上句是說,自從漢高祖大封功臣以來(恰巧,唐代開國皇帝也叫“高祖”),貴族們就世代簪纓,富貴不絕,霸占著朝廷爵祿,好像真要等到黃河細小得象衣帶時才肯放手。

      下句又說,封建貴族霸占爵位,把持朝政,有如“仙人占斗”。(天上的北斗,古代天文學屬于紫微垣,居于天北極的周圍。古人用以象征皇室或朝廷 。(他們 既然占據了“ 北斗 ”,那么,要到天上去的“客槎”(指考試求官的人),只要經他們的援引,自然飄飄 直上,不須費力了。

      由此可見,詩人雖然句句明寫黃河,卻句句都在映射封建王朝,罵得非常尖刻,比喻也十分貼切。這和羅隱十次參加科舉考試失敗的痛苦經歷有著密切的關聯。

      傳說“黃河千年一清 ,至圣之君以為大瑞”(見 王嘉《拾遺記·高辛》),所以詩人說,三千年(應是一千年)黃河才澄清一次,誰還能夠等得著呢?于是筆鋒一轉,不無揶揄地說:既然如此,就不勞駕您預告這種好消息了!換句話說,黃河很難澄清,朝廷上的烏煙瘴氣同樣也是改變不了的。這是對唐王朝表示絕望的話。此后,羅隱返回家鄉杭州,在錢镠幕下做官,再不到長安考試了。

      這首詩藝術上值得稱道的有兩點:第一,詩人拿黃河來諷喻科舉制度,構思巧妙;其次,句句緊扣黃河,而又句句別有他指,手法也頗為高明。詩人對唐王朝科舉制度的揭露,痛快淋漓,切中要害,很有代表性。詩中語氣激烈,曾有人說它是“失之大怒,其詞躁”(見劉鐵冷《作詩百法》),即不夠“溫柔敦厚”。

      這是沒有理解羅隱當時的心情才作的“中庸之論”。

    “高祖誓功衣帶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hé
    黃河

    mò bǎ ē jiāo xiàng cǐ qīng, cǐ zhōng tiān yì gù nán míng.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jiě tōng yín hàn yīng xū qū, cái chū kūn lún biàn bù qīng.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gāo zǔ shì gōng yī dài xiǎo, xiān rén zhàn dòu kè chá qīng.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sān qiān nián hòu zhī shuí zài? hé bì láo jūn bào tài píng!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高祖誓功衣帶小”平仄韻腳

    拼音:gāo zǔ shì gōng yī dài xiǎo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高祖誓功衣帶小”的相關詩句

    “高祖誓功衣帶小”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高祖誓功衣帶小”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高祖誓功衣帶小”出自羅隱的 《黃河》,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