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來魚去是因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雁來魚去是因緣”全詩
數尺斷蓬慚故國,一輪清鏡泣流年。
已知世事真徒爾,縱有心期亦偶然。
空愧荀家好兄弟,雁來魚去是因緣。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廣陵秋日酬進士臧濆見寄》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廣陵秋日酬進士臧濆見寄
驛西斜日滿窗前,
獨憑秋欄思渺綿。
數尺斷蓬慚故國,
一輪清鏡泣流年。
已知世事真徒爾,
縱有心期亦偶然。
空愧荀家好兄弟,
雁來魚去是因緣。
中文譯文:
廣陵秋日回復進士臧濆見寄
驛站的西邊,夕陽斜斜地照滿了窗前,
我孤身倚在秋欄上,思緒悠遠連綿。
幾寸斷裂的野葦,令我為故國而慚愧,
一輪明亮的秋水鏡中,我淚流年時尚在嗟嘆。
我已經明白世事真相,都只是徒然而過,
即使有心愿與期望,也只是偶爾的命運。
我內心對于荀家的好兄弟深感慚愧,
像雁來魚去般的相遇,只是因為緣分而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羅隱創作的一首表達自己心情的詩。詩人以秋日的景象入手,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夕陽斜照的一幕,讓他感慨萬分,孤獨地倚在秋欄上,思緒如長浪一般,回憶起故鄉的種種。幾寸斷裂的野葦象征著他對故鄉的愧疚,明亮的秋水鏡則表現了他對光陰流逝的感慨。
然而,詩人在感慨之余,也意識到了世事的無常。他認為,世間之事本來就是虛妄而偶然的,縱然有心愿和期望,也只是偶爾能實現的命運。他對于荀家的好兄弟感到愧疚,他們的相遇是憑借著緣分,就像雁來魚去一樣,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
整首詩以秋日的景象為線索,通過抒發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深入地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命運的思考。既有對故鄉的深深的眷戀,又有對世事空虛與偶然的感慨,這是作者內心復雜情緒的流露。同時,詩人通過強烈的意象和對比手法,使得詩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現力。
“雁來魚去是因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ǎng líng qiū rì chóu jìn shì zāng fén jiàn jì
廣陵秋日酬進士臧濆見寄
yì xī xié rì mǎn chuāng qián, dú píng qiū lán sī miǎo mián.
驛西斜日滿窗前,獨憑秋欄思渺綿。
shù chǐ duàn péng cán gù guó,
數尺斷蓬慚故國,
yī lún qīng jìng qì liú nián.
一輪清鏡泣流年。
yǐ zhī shì shì zhēn tú ěr, zòng yǒu xīn qī yì ǒu rán.
已知世事真徒爾,縱有心期亦偶然。
kōng kuì xún jiā hǎo xiōng dì, yàn lái yú qù shì yīn yuán.
空愧荀家好兄弟,雁來魚去是因緣。
“雁來魚去是因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