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宮虎穴兩皆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蟾宮虎穴兩皆休”全詩
多事林鶯還謾語,薄情邊雁不回頭。
春融只待乾坤醉,水闊深知世界浮。
欲共高僧話心跡,野花芳草奈相尤。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春中湘中題岳麓寺僧舍》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春天時,在湖南岳麓寺的僧舍題字。蟾宮和虎穴都已無趣,我站在欄桿上遠送愁思。林中的鶯鳥多事,還會唧唧喳喳地說話;邊境上的雁鳥薄情,從不回頭。春天的融化只等待我沉醉于這廣闊的世界,深知世事虛幻。我愿與高僧一同談論心跡,但野花和芳草卻無法相比。
詩意和賞析:
《春中湘中題岳麓寺僧舍》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詩。詩人以春天的湘中為背景,以岳麓寺的僧舍為題材,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感慨和心情。
詩人以“蟾宮虎穴”來比喻權勢和富貴,表示這些對他已經沒有吸引力,他不再向往這種世俗的榮華。他站在危欄之上遠送愁思,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痛苦和憂愁。他看到了林中的鶯鳥多事,善于唧唧喳喳地言談,而邊境上的雁鳥卻薄情,從不回頭。這種形象描繪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性格和行為,表達了詩人對人情冷暖的感受。
詩人在詩的最后表示,他只愿與高僧一同談論心跡,而不愿與俗世間的野花和芳草相比。這里的野花和芳草可以理解為世俗的歡愉和享樂,與高僧的心境相比,顯得淺薄。
整首詩描繪了詩人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表達了對俗世間的繁華和虛假的鄙棄,以及對內心尋求真正的自我的渴望。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字里行間透露出一種超越塵世的氣質。
“蟾宮虎穴兩皆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zhōng xiāng zhōng tí yuè lù sì sēng shè
春中湘中題岳麓寺僧舍
chán gōng hǔ xué liǎng jiē xiū, lái píng wēi lán sòng yuǎn chóu.
蟾宮虎穴兩皆休,來憑危欄送遠愁。
duō shì lín yīng hái mán yǔ,
多事林鶯還謾語,
bó qíng biān yàn bù huí tóu.
薄情邊雁不回頭。
chūn róng zhǐ dài qián kūn zuì, shuǐ kuò shēn zhì shì jiè fú.
春融只待乾坤醉,水闊深知世界浮。
yù gòng gāo sēng huà xīn jī, yě huā fāng cǎo nài xiāng yóu.
欲共高僧話心跡,野花芳草奈相尤。
“蟾宮虎穴兩皆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