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函江表戰征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函江表戰征功”全詩
三接駕前朝覲禮,一函江表戰征功。
云間閬苑何時見,水底瑤池觸處通。
知有殿庭馀力在,莫辭消息寄西風。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送內使周大夫自杭州朝貢》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送內使周大夫自杭州朝貢
八都上將近平戎,
便附輶軒奏圣聰。
三接駕前朝覲禮,
一函江表戰征功。
云間閬苑何時見,
水底瑤池觸處通。
知有殿庭馀力在,
莫辭消息寄西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送別詩,送別內使周大夫自杭州朝貢。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首先,詩人描述了周大夫所從事的事業,他參與平定戎狄,為國家立下了戰功。八都上將,指的是他擔任的要職,說明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來,詩人提到周大夫多次受到皇帝接見,前朝曾參加過朝覲禮。他收到了一封函件,是江表傳來好戰績的消息。
然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周大夫的思念之情。閬苑和瑤池分別是天上和水底的仙境,表示希望能夠早日再見。西風吹動消息,寄托著詩人的思念之意。
整首詩節奏平穩,用詞簡練。通過描繪周大夫的事跡和表達思念之情,展現了詩人對周大夫的贊揚和祝福。同時,也凸顯了唐代時期的戰爭和朝廷禮儀的莊嚴氛圍。
“一函江表戰征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nèi shǐ zhōu dài fū zì háng zhōu cháo gòng
送內使周大夫自杭州朝貢
bā dōu shàng jiàng jìn píng róng, biàn fù yóu xuān zòu shèng cōng.
八都上將近平戎,便附輶軒奏圣聰。
sān jiē jià qián cháo jìn lǐ,
三接駕前朝覲禮,
yī hán jiāng biǎo zhàn zhēng gōng.
一函江表戰征功。
yún jiān làng yuàn hé shí jiàn, shuǐ dǐ yáo chí chù chù tōng.
云間閬苑何時見,水底瑤池觸處通。
zhī yǒu diàn tíng yú lì zài, mò cí xiāo xī jì xī fēng.
知有殿庭馀力在,莫辭消息寄西風。
“一函江表戰征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