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他時更青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不他時更青眼”全詩
內史宅邊今獨恨,步兵廚畔舊相容。
十年別鬢疑朝鏡,千里歸心著晚鐘。
若不他時更青眼,未知誰肯薦臨邛。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撫州別阮兵曹》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撫州別阮兵曹》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作品。這首詩描繪的是羅隱離開撫州,與朋友阮兵曹告別的情景。
詩中寫道,雪后天空晴朗,眺望遠處的山峰,行旅的車輪輕輕地留下了離去的痕跡。內史宅邸的旁邊,羅隱對于離開撫州感到非常痛惜,步兵的廚房旁邊,卻是舊時相處融洽的地方。
羅隱提到了他們已經別離十年,他的鬢發已經發白,懷念過去的歲月就像面對鏡子中的清晨一樣富有疑問。千里之外,他的歸心如同晚鐘的聲音。
最后,羅隱表達了對于將來的不確定感,他不知道是否會再次得到他人的欣賞和青睞,也不知道是否會有人推薦他去臨邛。
這首詩具有濃厚的離愁別緒,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融合,表達出了詩人的離別之苦和對于未來的迷茫。
“若不他時更青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ǔ zhōu bié ruǎn bīng cáo
撫州別阮兵曹
xuě qíng tiān wài jiàn zhū fēng, yōu yà xíng lún yǒu qù zōng.
雪晴天外見諸峰,幽軋行輪有去蹤。
nèi shǐ zhái biān jīn dú hèn,
內史宅邊今獨恨,
bù bīng chú pàn jiù xiāng róng.
步兵廚畔舊相容。
shí nián bié bìn yí cháo jìng, qiān lǐ guī xīn zhe wǎn zhōng.
十年別鬢疑朝鏡,千里歸心著晚鐘。
ruò bù tā shí gèng qīng yǎn, wèi zhī shuí kěn jiàn lín qióng.
若不他時更青眼,未知誰肯薦臨邛。
“若不他時更青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