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牽楚思橫魚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牽楚思橫魚艇”全詩
一笑有情堪解夢,數年無故不同游。
云牽楚思橫魚艇,柳送鄉心入酒樓。
且酌松醪依舊醉,誰能相見向春愁。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湘中見進士喬詡》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中見進士喬詡
吳公臺下別經秋,破虜城邊暫駐留。
一笑有情堪解夢,數年無故不同游。
云牽楚思橫魚艇,柳送鄉心入酒樓。
且酌松醪依舊醉,誰能相見向春愁。
譯文:
在吳公臺下別過一個秋天,停留在破虜城邊。
一種微笑表達深情如夢般的美好,數年過去依然無故不能再相見。
云朵牽引著對楚地的思念坐在船上漫游,柳枝送來鄉愁走進酒樓。
暫且喝松醪酒,陶醉其中,誰能解放相逢中的春愁。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湘中地區的一次離別,作者在吳公臺下度過了一個秋天,之后在破虜城邊暫時停下腳步。他通過一種微笑來表達自己的深情,但數年過去卻沒有再次相見的機會。他的思念如云牽引著他乘船游覽楚地,而柳枝送來他對家鄉的思念,走進酒樓讓他更加陶醉其中。然而,這種陶醉卻無法解放自己內心的春愁。整首詩以離別、思念和無奈為主題,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美好的追求。
賞析:
《湘中見進士喬詡》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七絕。詩人運用簡潔的詞句,表達出自己的離別之情和對美好的追求。通過描繪湘中的秋天離別情景,再通過云牽引、柳送鄉心等細節描寫,巧妙地表達出了詩人的內心情感。整首詩以離別情愁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感嘆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句簡潔明快,意境深遠,給人以共鳴和思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將個人的情感與大自然相融合,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相見之期的向往,給人以溫馨、深情的感觸。整首詩緊湊有力,意境深遠,是一首充滿離愁別緒的佳作。
“云牽楚思橫魚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zhōng jiàn jìn shì qiáo xǔ
湘中見進士喬詡
wú gōng tái xià bié jīng qiū, pò lǔ chéng biān zàn zhù liú.
吳公臺下別經秋,破虜城邊暫駐留。
yī xiào yǒu qíng kān jiě mèng,
一笑有情堪解夢,
shù nián wú gù bù tóng yóu.
數年無故不同游。
yún qiān chǔ sī héng yú tǐng, liǔ sòng xiāng xīn rù jiǔ lóu.
云牽楚思橫魚艇,柳送鄉心入酒樓。
qiě zhuó sōng láo yī jiù zuì, shuí néng xiāng jiàn xiàng chūn chóu.
且酌松醪依舊醉,誰能相見向春愁。
“云牽楚思橫魚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