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何堪更問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才子何堪更問津”全詩
男兒只要有知己,才子何堪更問津。
萬轉江山通蜀國,兩行珠翠見褒人。
海棠花謝東風老,應念京都共苦辛。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送人赴職任褒中》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人赴職任褒中》是唐代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別人去擔任褒中職務,形容物態時光流轉,感情難以再重復。夫君此去,不要傷春的憂傷。男子只有擁有知己,才能應對才子無盡的追問。萬轉江山通往蜀國,一行行珠翠見證著褒中的人物。海棠花謝了,東風漸漸老去,我們應該懷念京都共同經歷的苦辛。
詩意:
這首詩詞是表達對離別的情感和對友情的珍重之情。詩中描繪了物態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以及男子之間的知己情誼。通過對褒中的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夫君去職的祝福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海棠花謝東風老,應念京都共苦辛。”則是表達了對京都歲月的回憶和共同經歷的懷念之情。
賞析:
《送人赴職任褒中》以離別為主題,通過物態時情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對離別者的祝愿。詩的開頭寫到“物態時情難重陳”,表現出物在時光流轉中的變化,但情感難以再次相同。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夫君去職的祝福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海棠花謝東風老,應念京都共苦辛。”則表達了對京都歲月的懷念和對共同經歷的回憶。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友情和離別的思考和感慨。通過運用景物描寫,使整首詩詞更加貼近生活,讓讀者能夠產生情感共鳴。同時,詩中可以感受到廣闊的胸懷和對友人的真摯關懷,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重和對人生的深思。
“才子何堪更問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én fù zhí rèn bāo zhōng
送人赴職任褒中
wù tài shí qíng nán zhòng chén, fū jūn cǐ qù mò shāng chūn.
物態時情難重陳,夫君此去莫傷春。
nán ér zhǐ yào yǒu zhī jǐ,
男兒只要有知己,
cái zǐ hé kān gèng wèn jīn.
才子何堪更問津。
wàn zhuǎn jiāng shān tōng shǔ guó, liǎng xíng zhū cuì jiàn bāo rén.
萬轉江山通蜀國,兩行珠翠見褒人。
hǎi táng huā xiè dōng fēng lǎo, yīng niàn jīng dū gòng kǔ xīn.
海棠花謝東風老,應念京都共苦辛。
“才子何堪更問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