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奉武夫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嚴奉武夫官”全詩
俊通司隸職,嚴奉武夫官。
眼惡藏蜂在,心粗逐物殫。
近來脂膩足,驅遣不妨難。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鷹》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鷹》
越海霜天暮,
辭韜野草干。
俊通司隸職,
嚴奉武夫官。
眼惡藏蜂在,
心粗逐物殫。
近來脂膩足,
驅遣不妨難。
詩意:
這首詩以鷹為主題,通過描繪鷹的形象和表達對其特質的感嘆,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觀念。詩中用鷹的形象隱喻了人們在復雜社會中的處境和現實壓力,呈現出一種對困境和束縛的反思。
賞析:
這首詩以優美而簡潔的語言刻畫了鷹的形象。首句“越海霜天暮”的描寫給人一種寒冷嚴峻的氛圍,暗示了鷹的堅韌和不畏寒冷的特質。其次,“辭韜野草干”表達了鷹放棄韜略,只求食物的本能。并且通過“俊通司隸職,嚴奉武夫官”,將鷹與官員的形象相對應,暗示了人們在官場中的困境和局限。接下來的“眼惡藏蜂在,心粗逐物殫”一句,表達了鷹對小動物的嗜好和專注,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在追逐物質欲望的過程中忽視了其他重要的事物。最后兩句“近來脂膩足,驅遣不妨難”,表達了鷹在肥美的環境中難以找到驅遣和滿足的感覺。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在隱喻鷹的形象中隱約透露出對社會和個人處境的思考和反思。
總之,《鷹》這首詩詞以鷹為主題,通過對鷹的描繪和比喻,抒發了作者對于現實社會的困境和束縛的感嘆和反思。雖然詩意不明顯,但整體來說,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獨特的佳作。
“嚴奉武夫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ng
鷹
yuè hǎi shuāng tiān mù, cí tāo yě cǎo gàn.
越海霜天暮,辭韜野草干。
jùn tōng sī lì zhí, yán fèng wǔ fū guān.
俊通司隸職,嚴奉武夫官。
yǎn è cáng fēng zài, xīn cū zhú wù dān.
眼惡藏蜂在,心粗逐物殫。
jìn lái zhī nì zú, qū qiǎn bù fáng nán.
近來脂膩足,驅遣不妨難。
“嚴奉武夫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