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匣魚腸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匣魚腸冷”全詩
長纓慚賈誼,孤憤憶韓非。
曉匣魚腸冷,春園鴨掌肥。
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機。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秋日懷賈隨進士》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懷賈隨進士
邊寇日騷動,故人音信稀。
長纓慚賈誼,孤憤憶韓非。
曉匣魚腸冷,春園鴨掌肥。
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機。
譯文:
邊境寇盜不斷,和故人的音信變得稀少。
我拿著長長的韁繩,對賈誼感到愧疚,我孤單而憂郁地想起了韓非。
清晨的箱匣冷冷清清,春天的花園里鴨掌肥潤。
我不知道你是否安好,只能先放下憂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懷念朋友的詩。詩中描述了邊境的不安定與故人的缺席,以及自己內心的孤獨與憂愁。詩人用對賈誼和韓非的想念來表達自己的憂慮和無奈,展示了他對時世動蕩和友誼淡忘的無可奈何。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繪了清晨的冷漠和春天的豐饒,與自己內心的不安形成鮮明的對比。然而,詩人并不知道朋友是否平安無事,只能勉強放下煩惱。
整首詩以簡潔而深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思念和憂心忡忡的心境,展示了他對時代動蕩和友情消逝的感慨和困惑。這首詩流露出對友誼與安定的珍惜和希望,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的動蕩與不安定。
“曉匣魚腸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huái jiǎ suí jìn shì
秋日懷賈隨進士
biān kòu rì sāo dòng, gù rén yīn xìn xī.
邊寇日騷動,故人音信稀。
cháng yīng cán jiǎ yì, gū fèn yì hán fēi.
長纓慚賈誼,孤憤憶韓非。
xiǎo xiá yú cháng lěng, chūn yuán yā zhǎng féi.
曉匣魚腸冷,春園鴨掌肥。
zhī jūn ān wèi dé, liáo qiě shì wàng jī.
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機。
“曉匣魚腸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