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新貴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眼前新貴人”全詩
生靈寇盜盡,方鎮改更貧。
夢里舊行處,眼前新貴人。
從來事如此,君莫獨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亂后逢友人》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亂后逢友人》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通過描寫戰亂后逢友人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社會變遷的思考和對友情的珍視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滄海去未得,倚舟聊問津。
曾經繁華陷戰火,我在沉底,雖然對海洋有所了解,但束手無策,只好無聊地依靠船只來傾訴我的心情。
生靈寇盜盡,方鎮改更貧。
戰亂過后,戰火已經平息,但社會依然困頓不堪,人們陷入更深的困苦和貧窮之中。
夢里舊行處,眼前新貴人。
雖然夢中的旅途充滿艱辛,但眼前卻出現了新的貴人,指引著我走出困境。
從來事如此,君莫獨沾巾。
歷來世事變遷無常,君莫獨自消沉。作者通過這句表達了對友人的勸慰和鼓勵,希望他能積極面對生活的變化。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戰亂時期社會變遷的感嘆和思考,同時強調了友情的重要性。詩中以海洋的比喻象征著社會的變動,通過描繪戰后社會的貧困和困苦,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而末句的勸慰則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關心和希望。整首詩言簡意賅,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啟示。
“眼前新貴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àn hòu féng yǒu rén
亂后逢友人
cāng hǎi qù wèi dé, yǐ zhōu liáo wèn jīn.
滄海去未得,倚舟聊問津。
shēng líng kòu dào jǐn, fāng zhèn gǎi gèng pín.
生靈寇盜盡,方鎮改更貧。
mèng lǐ jiù xíng chǔ, yǎn qián xīn guì rén.
夢里舊行處,眼前新貴人。
cóng lái shì rú cǐ, jūn mò dú zhān jīn.
從來事如此,君莫獨沾巾。
“眼前新貴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