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太史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周南太史淚”全詩
周南太史淚,蠻徼長卿書。
砌竹搖風直,庭花泣露疏。
誰能賦秋興,千里隔吾廬。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封禪寺居》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封禪寺居》
盛大的儀式怎么能親眼目睹,
美好的名聲偶爾寄居于此。
古代南國的歷史學家流淚,
異域的重臣寫送別之書。
庭院的竹子被風搖動,
庭院的花兒哭泣著露水稀疏。
誰能夠寫出秋天的情懷,
千里之隔,我的住處遙遙無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羅隱寄居封禪寺的情景。他描述了自己無法目睹盛大的儀式和享有嘉名聲譽的遺憾,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及家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寫庭院的竹子被風吹動、花兒哭泣露水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愁苦之情。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秋天的贊美,呼喚有才能的詩人能夠寫出對秋天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準確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通過運用意象的手法,詩人將自然景物與自己的情感進行了巧妙的結合,使詩歌更具有感染力。同時,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才華橫溢的詩人的期望。整首詩言簡意賅,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回味的空間,展示了唐代詩人的深邃情感和獨特的藝術才華。
“周南太史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shàn sì jū
封禪寺居
shèng lǐ hé yóu dǔ, jiā míng ǒu jì jū.
盛禮何由睹,嘉名偶寄居。
zhōu nán tài shǐ lèi, mán jiǎo zhǎng qīng shū.
周南太史淚,蠻徼長卿書。
qì zhú yáo fēng zhí, tíng huā qì lù shū.
砌竹搖風直,庭花泣露疏。
shuí néng fù qiū xìng, qiān lǐ gé wú lú.
誰能賦秋興,千里隔吾廬。
“周南太史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