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靈從道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性靈從道拙”全詩
魘處千般鬼,寒時百種風。
性靈從道拙,心事奈成空。
多謝金臺客,何當一笑同。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秋居有寄》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秋天的住處又有傳書,住在湖邊的東側。
生活雖有些顧慮,卻也不至于貧困。
臥室里鬼神紛紛出現,寒風時而呼嘯百種。
我的天性追隨道義,可心事仍無法化解。
多虧了金臺客的幫助,何時才能一起開懷大笑。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秋天居住的地方,雖然有一些生活上的困擾,卻并不至于貧窮。他在居住的地方經常遭遇一些惡夢和幻象,同時,湖邊的寒風也帶來百種寒冷的感受。然而,盡管作者追求道義和高尚的情操,但他的內心卻無法獲得寧靜和滿足。最后,作者表示感謝幫助他的人,希望有一天能夠和這位朋友一起笑對生活。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追求和困擾。通過描繪湖邊秋天的景色,以及作者的感受和希望,展現了對于人生意義和內心寧靜的思考。詩中運用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將作者的內心困惑與外在環境相結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最后的希望和感謝是一種對未來的期許和對友誼的贊美,展現了作者積極向上的態度。整首詩情感真摯,詩意深遠,為讀者傳遞了一種思考人生和追求內心平靜的思考。
“性靈從道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jū yǒu jì
秋居有寄
duān jū hú àn dōng, shēng jì yǒu wú zhōng.
端居湖岸東,生計有無中。
yǎn chù qiān bān guǐ, hán shí bǎi zhǒng fēng.
魘處千般鬼,寒時百種風。
xìng líng cóng dào zhuō, xīn shì nài chéng kōng.
性靈從道拙,心事奈成空。
duō xiè jīn tái kè, hé dāng yī xiào tóng.
多謝金臺客,何當一笑同。
“性靈從道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