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應從此是經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應從此是經綸”全詩
泉暖舊諳龍偃息,露寒初見鶴精神。
歌聲上榻梁園晚,夢繞殘鐘汜水春。
知有篋中編集在,只應從此是經綸。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大梁從事居汜水(一題作贈盧從事)》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梁從事居汜水》這首詩的中文譯文是:前年在皇城里眺望,看見仙家居住的第四位。溫暖的泉水讓老龍安靜下來,清晨的露水讓鶴的精神初現。歌聲從上榻的梁園傳來,夜晚的夢繞過殘鐘和汜水的春天。我知道,你在箱子里整理了一部書集,只有你才有這樣的才干。
這首詩的詩意是描寫一個人的經歷和感受。詩人通過回憶自己在皇城里眺望仙家居住的景象,表達對仙家的景物和氛圍的懷念。泉水和鶴代表著靜謐和高貴,梁園和汜水則象征著詩人所向往的田園風光和純美的春天。詩人通過描寫這些景物和觸景生情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仙家和詩人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詩詞的賞析,詩人運用了生動而準確的詞語,將景物的特點和特色生動地描繪出來。比如用“泉暖”來形容泉水的溫度,“露寒”來形容露水的感覺,這些形容詞使得詩詞更加生動和形象。詩人還通過對景物的寫作,表達了自己對仙家和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崇敬之情。整首詩情感飽滿,態度坦誠,給人以深深的感動和思考。
“只應從此是經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liáng cóng shì jū sì shuǐ yī tí zuò zèng lú cóng shì
大梁從事居汜水(一題作贈盧從事)
qián nián dì lǐ wàng xíng chén, jì de xiān jiā dì sì rén.
前年帝里望行塵,記得仙家第四人。
quán nuǎn jiù ān lóng yǎn xī,
泉暖舊諳龍偃息,
lù hán chū jiàn hè jīng shén.
露寒初見鶴精神。
gē shēng shàng tà liáng yuán wǎn, mèng rào cán zhōng sì shuǐ chūn.
歌聲上榻梁園晚,夢繞殘鐘汜水春。
zhī yǒu qiè zhōng biān jí zài, zhǐ yìng cóng cǐ shì jīng lún.
知有篋中編集在,只應從此是經綸。
“只應從此是經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