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應伴西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應伴西子”全詩
死猶嫌寂寞,生肯不風流。
皎鏡山泉冷,輕裾海霧秋。
還應伴西子,香徑夜深游。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姑蘇真娘墓》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蘇真娘墓》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姑蘇地區的一座荒蕪的墓地。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姑蘇真娘墓,
The tomb of Suzhou's true maiden,
春草荒墳墓。
Overgrown with spring grass.
萋萋向虎丘,
Growing towards the Huqiu (Tiger Hill).
死猶嫌寂寞,
Even in death, she fears loneliness,
生肯不風流。
In life, she refused to be frivolous.
皎鏡山泉冷,
The bright mirror-like spring in the mountain is cold,
輕裾海霧秋。
The light attire is misty in the autumn sea.
還應伴西子,
She should have accompanied the beautiful women of the West Lake,
香徑夜深游。
But now she wanders alone at night on the fragrant path.
詩中描述了姑蘇地區一座荒蕪的墓地。春天的草木長滿了這座墳墓,向著著名的虎丘生長。詩人認為,即使是死亡,這位真娘還是害怕孤獨,她在生前也從來不肯風花雪月。詩人通過描繪冷清的山泉、秋天海上的霧氣,表達了真娘墓地的寂寞凄涼。
詩詞中還提到了西子,即西湖的美麗女子,詩人認為這位真娘可能應該和她們在一起,一同徜徉在夜色深沉的香徑上。通過對真娘的惋惜和對西子的聯想,詩人傳達了對逝去之人生命的思考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以及對墓地和逝去生命的描繪,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對真娘命運的悲傷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人的插入與聯想,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使詩詞更加豐富和有趣。這首詩詞以寥寥數句,勾勒出了一個深沉而惋惜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還應伴西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ū zhēn niáng mù
姑蘇真娘墓
chūn cǎo huāng fén mù, qī qī xiàng hǔ qiū.
春草荒墳墓,萋萋向虎丘。
sǐ yóu xián jì mò, shēng kěn bù fēng liú.
死猶嫌寂寞,生肯不風流。
jiǎo jìng shān quán lěng, qīng jū hǎi wù qiū.
皎鏡山泉冷,輕裾海霧秋。
hái yīng bàn xī zǐ, xiāng jìng yè shēn yóu.
還應伴西子,香徑夜深游。
“還應伴西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