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遺御史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遺御史烏”全詩
自緣悲巨室,誰復為窮途。
樹解將軍夢,城遺御史烏。
直應齊始了,傾酌向寒蕪。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倚棹》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倚棹聽鄰笛,
靠著船邊倚靠,聽著鄰人吹奏笛子,
沾衣認酒壚。
衣服都濕了,我在這認酒的地方。
自緣悲巨室,
因為自己可悲的處境,
誰復為窮途。
誰還會來關心我這個窮人呢。
樹解將軍夢,
將軍的夢隨風而去,
城遺御史烏。
城池被遺棄,只有孤獨的御史寂寞地守著。
直應齊始了,
直到最后的開始,
傾酌向寒蕪。
傾斟酒杯,思緒隨著荒涼的景象散去。
【詩意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的困頓和無奈之情。詩人坐在船邊,沾濕了衣服,心里悲傷地望著遠方。詩中的“巨室”、“窮途”等詞語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困苦。詩人感嘆自己的命運,同時也感慨將領與吏員的境遇。整首詩以冷寂、凄涼的意境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迷茫。
【中文譯文】
倚著船邊聽鄰人吹奏笛子,
濕了衣服卻要在認酒的地方。
由于自己可悲的境遇,
又有誰會為我這個窮人而來。
將軍的夢已經隨風消散,
城池被遺棄,只有孤獨的御史獨自守著。
直到最后的開始,
傾斟酒杯,思緒隨著荒涼的景象散去。
“城遺御史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zhào
倚棹
yǐ zhào tīng lín dí, zhān yī rèn jiǔ lú.
倚棹聽鄰笛,沾衣認酒壚。
zì yuán bēi jù shì, shuí fù wèi qióng tú.
自緣悲巨室,誰復為窮途。
shù jiě jiāng jūn mèng, chéng yí yù shǐ wū.
樹解將軍夢,城遺御史烏。
zhí yīng qí shǐ le, qīng zhuó xiàng hán wú.
直應齊始了,傾酌向寒蕪。
“城遺御史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