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荷葉正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池荷葉正圓”全詩
曠野云蒸熱,空庭雨始寒。
蠅蚊猶得志,簟席若為安。
浮世知誰是,勞歌共一歡。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早秋宿葉墮所居》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秋宿葉墮所居》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描繪了秋天早晨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瑣碎塵世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詩中描繪了一個早秋的景象,池塘中的荷葉如圓盤般平靜地漂浮,延續了整個夏天的時光。長籬上的蜩聲已經鳴叫到極致,報時的使命幾乎窮盡。曠野上的云層蒸騰著熱氣,空庭中的雨滴開始帶著寒意落下。
詩一轉,暗示了作者對塵世的厭倦。雖然是秋天的早晨,但蠅蚊們依然活躍著,絲毫沒有受到涼意的影響。簟席擺放得整整齊齊,仿佛是一場宴會的準備。在這個浮世上,誰知道什么才是真實的幸福?作者幻想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拋開俗世的煩惱,只懷著輕松歡歌。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秋朝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瑣碎塵世的感慨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描寫荷葉的圓滿和蠅蚊的得志,以及雨起始的寒意,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疲倦和對簡單純粹生活的向往。整首詩樸實而真摯,令讀者在繁忙喧囂的現實中感受到片刻的寧靜和自由。
“池荷葉正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qiū sù yè duò suǒ jū
早秋宿葉墮所居
chí hé yè zhèng yuán, zhǎng lì bào shí dān.
池荷葉正圓,長歷報時殫。
kuàng yě yún zhēng rè, kōng tíng yǔ shǐ hán.
曠野云蒸熱,空庭雨始寒。
yíng wén yóu dé zhì, diàn xí ruò wéi ān.
蠅蚊猶得志,簟席若為安。
fú shì zhī shuí shì, láo gē gòng yī huān.
浮世知誰是,勞歌共一歡。
“池荷葉正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