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避釣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頭避釣翁”全詩
老恐醫方誤,窮憂酒醆空。
何堪罹亂后,更入是非中。
長短遭譏笑,回頭避釣翁。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遣興》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遣興》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該詩描述了詩人心情低落的狀態。
中文譯文:
藍天道路已不通,回家的計劃難以實現。
年老之后,醫生可能會誤診,而貧窮和憂愁又如酒味一般空空蕩蕩。
如何能夠逃離亂世之后,卻又陷入是非紛爭之中。
受了太多詆毀和嘲笑,我回頭避開了釣魚的老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羅隱對生活的無奈和困擾。他感嘆時光流逝,事業遭遇阻礙,回家的路已經不通,可能難以實現詩人的歸心。他擔心在年老之后,醫生的誤診可能會給他帶來更多的困擾。貧窮和憂愁又像酒醆一樣空洞無物,沒有帶來任何真實的滿足。
詩中的“亂”與“是非”指的是社會的紛爭和沖突,詩人希望能夠遠離這樣的紛爭,但卻不得不被卷入其中。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他人的詆毀和嘲笑的忍耐和無奈。他不愿意再面對那些嘲笑他的人,選擇回避,不再與他們糾纏。
整首詩語氣憂郁低沉,透露出詩人厭倦世事紛擾的情感。與其他唐代的詩人相比,羅隱在描寫自己的困惑和無奈時更為直接和坦率。這首詩表達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挫折和困境,也暗示了人們在逃避與抗爭之間的選擇和猶豫。
“回頭避釣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ǎn xìng
遣興
qīng yún lù bù tōng, guī jì nài zhǎng méng.
青云路不通,歸計奈長蒙。
lǎo kǒng yī fāng wù, qióng yōu jiǔ zhǎn kōng.
老恐醫方誤,窮憂酒醆空。
hé kān lí luàn hòu, gèng rù shì fēi zhōng.
何堪罹亂后,更入是非中。
cháng duǎn zāo jī xiào, huí tóu bì diào wēng.
長短遭譏笑,回頭避釣翁。
“回頭避釣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