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憑尺素邊鴻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憑尺素邊鴻懶”全詩
春酒誰家禁爛漫,野花何處最淹留。
欲憑尺素邊鴻懶,未定雕梁海燕愁。
長短此行須入手,更饒君占一年秋。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寄喬逸人》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喬逸人》是唐代羅隱的一首詩。這首詩以寫信給朋友的形式,表達了作者與朋友喬逸人分別后的感嘆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是:從南方經過湘江和浦城,北去揚州,分別后,我幾度乘坐風帆暢游。春天的酒宴在哪個家庭禁止了爛漫的氣氛,野花最濃郁的地方在哪里停留。我想倚著一尺的素布,看鴻鳥懶洋洋地飛翔,還沒有決定雕梁上的海燕是不是愁心如焚。這次旅行的長短,需要根據我的手掌來決定,但我愿多給你預占一年的秋天。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旅途的回憶。作者以湘江、浦城、揚州為背景,寫出了在旅途中的離別和游歷,以及對春天和野花的向往。詩中的尺素、鴻鳥、海燕等形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留戀。
整首詩用字簡練,意境清新,情感真切。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詩人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緒,讓讀者感受到他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首詩展現了唐代詩人高超的寫作技巧和深厚的情感。
“欲憑尺素邊鴻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iáo yì rén
寄喬逸人
nán jīng xiāng pǔ běi yáng zhōu, bié hòu fēng fān jǐ dù yóu.
南經湘浦北揚州,別后風帆幾度游。
chūn jiǔ shuí jiā jìn làn màn,
春酒誰家禁爛漫,
yě huā hé chǔ zuì yān liú.
野花何處最淹留。
yù píng chǐ sù biān hóng lǎn, wèi dìng diāo liáng hǎi yàn chóu.
欲憑尺素邊鴻懶,未定雕梁海燕愁。
cháng duǎn cǐ xíng xū rù shǒu, gèng ráo jūn zhàn yī nián qiū.
長短此行須入手,更饒君占一年秋。
“欲憑尺素邊鴻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