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寒灑白亂溟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篩寒灑白亂溟濛”全詩
光薄乍迷京口月,影交初轉海門風。
細黏謝客衣裾上,輕墮梁王酒醆中。
一種為祥君看取,半禳災沴半年豐。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
篩寒灑白亂溟濛,
禱請功兼造化功。
光薄乍迷京口月,
影交初轉海門風。
細黏謝客衣裾上,
輕墮梁王酒醆中。
一種為祥君看取,
半禳災沴半年豐。
中文譯文:《在甘露寺看雪,寄給周相公》
寒氣篩過,灑落如白色云霧飄散,
禱告天地功德兼具的神奇力量。
光線薄弱,有時迷失在京口的月色間,
影子交融時初次轉到海門的風中。
細小的雪花粘附在客人的衣袍上,
輕輕飄落入梁王的酒杯里。
這是為了祥和而來,供您觀賞,
一部分是為了驅除災難,一部分是為了豐收。
詩意: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作品,通過描繪甘露寺看雪的景象,以及寄托給周相公的祝愿和禱告,表達了對祥和、災難驅除和豐收的期盼。
賞析: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雪花灑落的場景,寒氣被篩過,仿佛是白色的云霧在天地間飄散。詩人祈求天地的功德,同時也借此表達了對造化力量的敬仰和依賴。詩中以京口的月亮和海門的風作為背景,給人以光影變幻之感,寓意著事物的變化和流動,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細膩觀察和感知。詩的結尾,詩人談及雪花細小而飄散,黏在客人的衣裳上,又輕輕地墮入酒杯中,寄托了對客人祥和和豐收的祝福。整首詩情緒平和,意境美好,展現了唐代詩歌的特點。
“篩寒灑白亂溟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n lù sì kàn xuě shàng zhōu xiàng gōng
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
shāi hán sǎ bái luàn míng méng, dǎo qǐng gōng jiān zào huà gōng.
篩寒灑白亂溟濛,禱請功兼造化功。
guāng báo zhà mí jīng kǒu yuè,
光薄乍迷京口月,
yǐng jiāo chū zhuǎn hǎi mén fēng.
影交初轉海門風。
xì nián xiè kè yī jū shàng, qīng duò liáng wáng jiǔ zhǎn zhōng.
細黏謝客衣裾上,輕墮梁王酒醆中。
yī zhǒng wèi xiáng jūn kàn qǔ, bàn ráng zāi lì bàn nián fēng.
一種為祥君看取,半禳災沴半年豐。
“篩寒灑白亂溟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